斗拱还是中国古建筑抗震能力的关键所在,如遇地l震,在斗拱的起承转合下,建筑体松而不散,如太极般以柔克刚,化解地l震冲击,当斗拱建筑披上中国色彩,视觉效果更是惊艳到爆!它可以大隐隐于朝,八方来仪,它可以中隐隐于市,润物无声,也可以小隐隐于野,流芳万古,它可以朴实无华,却成为建筑生命的中流砥柱,它更不介意瑰丽辉煌,静观世间风l尘。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庞大的飞檐总是格外引人注目。要想成就如此恢弘大气的屋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木构建筑中重要的结构,斗拱。
斗拱,是中国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的两千年的演变中,常出现与汉式建筑之中,但也并非没有例外, 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与汉地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在藏族文化逐步传入汉地的同时,藏式建筑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汉式建筑风格的影响。特别是明清时期,西藏的很多重要建筑都采用了汉地建筑手法,并在构图上与藏式做法形成整体。这样,就形成了特殊的藏式斗拱。与汉式斗拱相比,藏式斗拱装饰性远大于功能性。因此藏式斗拱不再执着于复杂严谨的榫卯结构,而更注重于装饰性的审美情l趣。繁复有序的斗拱,层层叠叠于精心描绘的栋梁之上,传送礼乐,寄托信仰,让建筑充满生机,富有人情味。
紫禁城古建筑的斗拱体现了造型之美。斗拱在屋檐之下,整体排列有序,富有节奏和韵律变化,不同类型的斗拱在同一高度范围排列规则有序,由下至上尺寸统一逐渐增大,各斗拱出踩尺寸相同,斗拱外形的曲线整齐划一、弧度优美,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感和节奏感。斗拱的造型之美还体现在均匀对称性,各个构件高度、宽度基本相同,仅在长度及外型上根据整体需要而有不同差别:一方面斗拱的正立面,其左右两侧的构件种类和数量对称布置;另一方面,斗拱侧立面,以正心枋为中心,斗拱向内外出挑的踩数相同。上述均匀、对称的布置形式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