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逃逸专指气态氨随烟气排出脱硫装置的现象。在氨法脱硫工程中,通常造成氨逃逸的主要原因是脱硫循环液中游离氨含量高。氨是极易挥发的物质,常温常压下氨是气体。所以在氨法脱硫的工程中需要将氨的浓度和温度降到尽量低。
选择合理的液气比氨逃逸和气溶胶的形成与液气比关系密切,从***气溶胶的角度考虑,选择较大的液气比可以将液相游离氨含量控制的很低,也使气相氨的含量很低,这样就***了气溶胶的生成。美国Marsulex公司主张液气比在10以上,这是经过长期研究的结论,应该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目前国内氨法脱硫液气比取5—10。
氨法脱硫技术是经过怎样的技术革新呢?下面以山东明晟环保的氨法技术工程案例展示,简单讲一下它的发展历程。
第—代技术:
2009年中化平原2*220t/h锅炉烟气氨法脱硫工程,这个国内第—个突破高尘状态下的氨法脱硫技术,被氮肥行业协会评为“十一五”***推广技术。
第二代技术:
2010年湖北三宁2*280t/h锅炉烟气脱硫项目,解决了高硫吸收与氧化难题,标志着氨法脱硫技术进入了成熟的时代。
第三代技术:
2013年晋煤明化2*130t/h锅炉烟气脱硫项目,初探酸性溶解和结晶,性的解决了氨逃逸和气溶胶的难题。
第四代技术:
2014年山东泉林纸业3*520t/h氨法脱硫项目, 第—个利用SO2为原料生产出合格的亚***铵,为造纸行业提供制浆原料。同时研发了亚***铵有机肥深加工技术,使氨法脱硫更具经济效益。
第五代技术:
2015年阳煤正元集团3X90t/h+1X130t/h锅炉烟气脱硫采用“梯级分离净化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 首套实现氨法脱硫超低排放,本装置通过中国环境学会***科技成果鉴定。
第六代技术:
与农业相结合,把工业废气的排放转化成有机复合肥。将工业废气作为化工原料,把农村秸秆转化为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同时完成农业机械化的革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