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处理处置规范4.1.8
废处理处置规范4.1.8.1氯生产、使用企业应设置事故氯吸收(塔)装置,在有可能出现泄漏的装置区域,安装与吸收装置连接设施。吸入端采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并可移动,非金属塑料弹性软管的长度、直径大小与数量应根据可能泄漏的量和泄漏点位置确定,保证泄漏的及时被导入吸收装置。4.1.8.2设备应具备自动切换备用电源和24h连续运行的能力,并与系统主要设备动力电紧急停车系统连锁控制。4.1.8.3应满足紧急情况下的系统事故氯吸收处理能力,吸收液循环槽具备切换、备用和配液的条件,保证设备有效运行。4.1.8.4液碱储槽配备保温措施,应具备自控调节阀,与碱循环槽进行液位连锁控制,保证有足够的碱液供应;循环泵应配备用泵;大型吸收塔无害化气体放空管高度不应小于25m,并应高于现场建筑物或设备高度2m以上,不应无序排放。4.1.8.5所有生产和使用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捕消器,用于处理小规模的泄漏。4.4.1氯吸收装置设计吸收能力应保证至少具备处理30min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出的能力。系统整体应设计合理,能充分提高吸收效率。4.4.2废处理系统应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具备完善的模拟量控制、自控、连锁、报警、保护等功能,设集中和现场两种控制方式。4.4.3关键工艺参数应能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并能够集中监控。4.4.4当存在微量泄漏时,预警系统应启动,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有关人员。4.4.5吸氯装置泄漏报警系统在泄漏的含量达到报警限额时,应能正确、瞬时声光报警,并能迅速启动吸氯装置工作。
液化气气化器技术问题是什么?
液化气气化器技术问题是什么?1、液化气气化器设备应放在室内,电气控制箱放在室内的安全区,安装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应防雨淋、防碰撞。液化气气化器2、本设备的调试、送电、由我方技术人员现场负责调试,请客户不要调试、送电,以免出现问题。3、地下理设的穿线管一定要符合要求,穿线管不得有接口、焊口,其内壁应光滑,使导线易于穿过,气化间到监控室长接线≤48米,电器控制箱内接触器等电器紧固电线螺钉,应过一段时间由电工紧固。4、接地线***使用,不得接地保护线同零线混用,更不能将接地保护线当电焊线使用,以免烧坏防爆控制系统。5、主回路380V线经控制回路线经,应符合本设备要求,并要求有胶皮护套。压力应送器单独使用双芯带胶皮护套屏蔽线。6、压力显示仪预热30分钟后方能正常使用。7、温度显示仪、压力显示仪等传感仪表系统不要颤动,以免出现问题。8、液相入口管(压力传感器及电磁阀)不得当作力矩作用。9、我方技术人员在现场负责对客户进行技术。10、本设备及电控制箱要有接地保护装置,且对电阻不大于4欧姆,接地螺栓≥M12。11、停电维修,专人维修,禁止容器内无水干烧。
低温液体气化器如何安全使用?
低温液体气化器如何安全使用?1、设置低温液体出气化器的低温控制联锁点。将气体出口温度控制在5~30℃。当出口温度低于0℃时,自动切断液体泵,中止液体进入气化器。不带液体泵的气化器则发出声光报警;2、设置气化器水温控制联锁点。控制水温在40~60℃。当水温低于30℃时自动切断液体泵,中止液体进入气化器;3、设置气化气体出口压力控制联锁点,将压力控制在设定值。当出口气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会发出声光报警;压力继续升高则会自动切断液体泵,中止液体进入气化器;4、在液体泵两头设有截止阀的部位应装设安全阀和放空阀,以保证误操作时的安全;5、气化器配套的压力表、安全阀应定期校验;6、用水浴加热的气化器使用前必须先将水槽的水充满,并加热到40~60℃后才能供入液体。在停气化器之前,则应先切断输液阀,热后再切断加热电源。气化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水位,及时补充水量;7、工作过程中由于流量的改变,会影响气化后的温度,所以要及时调整水温;8、若发生水温降至30℃以下,应检查电热管是否损坏。必要时应减少输出流量,确保气化后的温度。气化器至充装的管道发现结冰或结霜时应停止充装。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