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安全技术要求4
使用安全技术要求4.1使用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装置。使用单位的库房不应存放物质和与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5.1气瓶的使用安全5.1.1使用液瓶,应执瓶安全的有关规定。5.1.2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倾倒措施;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气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5.1.3液瓶使用时,应有称重衡器。气瓶内不能用尽,应留有余压。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气瓶,应保留2kg以上的余氯;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气瓶,应保留5kg以上的余氯。5.1.4液瓶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使用记录,重瓶存放期不应超过三个月。5.1.5液瓶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气瓶内压力大于瓶外压力,液态氯向汽化器中输送时,应高于汽化器的压力。当气瓶出现负压时,应立即关闭控制阀或气瓶阀,防止物料倒灌;负压瓶返回充装单位时应说明,不应向气瓶内充入其他气体。5.1.6不应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气瓶,可采用40℃以下的温水加热。5.1.7开启气瓶阀门时,应使用扳手;不应使用活扳手,管钳等工具。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用力不可过猛;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使用压力、流量用控制阀或针型调节阀调节,不应使用气瓶阀直接用于调节压力和流量。5.1.8为防止工艺系统物料倒灌,不应绕开缓冲器、单向阀(逆止阀),走短路直接使用,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5.1.9作业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关闭液瓶瓶阀。5.1.10更换液瓶时,不应将残余排在作业场所。5.1.11液瓶长期不用,因瓶阀腐蚀而形成“死瓶”时,用户应与供应厂家取得联系,并由供应厂家安全处置。
安全规程3
安全规程3.7生产、使用、贮存、运输车间(部门)负责人(含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具备事故处理能力。3.8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等作业场所,都应配备应急抢修器材和防护器材(见表1、表2),并定期维护。3.9对于半敞开式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换气;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对于全封闭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的结构,应配套吸风和事故吸收处理装置。3.10生产、使用的车间(作业场所)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作业场所和贮氯场所空气中含量允许浓度为1mg/m3。
:需求稳定生产方面
:需求稳定生产方面,国内北方地区前期检修的氯碱装置陆续***生产,仍有部分氯碱企业安排停车检修,局部地区产量仍处于相对略低水平,企业无明显库存压力,大多企业按本地氯碱装置开工情况调整商品氯出厂报价。下游方面,下游耗氯企业生产基本正常,对需求稳定,由于部分耗氯产品市场温和,企业利润空间有限,对商品氯价格货源存在一定抵触心态,采购积极性相对不高,商品氯市场成交气氛略显缓慢。中国氯碱网整体来看,由于国内部分氯碱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在市场难现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大多企业对价格存在一定保价意向,从一定程度上支撑价格位于相对略高水平盘整。但另一方面,下游耗氯装置整体开工负荷不高,对需求未出现明显放量,为成交略显温和的主要原因之一。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