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脲含量的注意事项
使用氯吡脲含量的注意事项!!!
1、氯吡脲主要用作坐果,使用时要向花器、果实处理。在甜瓜、西瓜上应慎用,尤其在浓度偏高时会导致裂果等***产生。
2、葡萄要按要求使用,不可随意加大浓度。使用浓度过高,易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酸度,减慢着色,延迟成熟。
3、老、弱、病株或未疏果的弱枝上使用,果粒膨大不明显;为保证果粒膨大所需养分,应适当疏果,留果量不宜过多。
4、氯吡脲含量与生长素或赤***混用,其效果优于单用,但须在***人员指导下或先试验后的前提下进行,勿任意使用。
5、使用氯吡脲时需要采取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包括适宜的使用时期,植株长势、肥水管理等。盲目使用,效果不仅会不理想,甚至会出现一些副用。
6、严格控制氯吡脲含量浓度及施药次数。氯吡脲用量微小、作用显著。使用浓度应严格按照标签上的作物和调节目的准确配制,不可随意增加药量和水量。建议在***人员指导下进行。
7、处理后12小时遇雨水需重喷1。
氯吡脲含量用得好能促进坐果、膨果,而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但同时如果不注意,也可能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产生***。所以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地使用。来源:
氯吡脲含量适用作物及使用方法
氯吡脲含量又名调吡脲、吡效隆醇、吡效隆、脲动素,为广谱、多用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能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扩大,促进形成、蛋白质合成。
氯吡脲***及作用
氯吡脲含量对水稻离体叶片***具明显的延缓效应,叶色加深,保绿效应比呤型细胞分裂素好,时间长,内源乙烯放量比不用药对照低。能提高光合作用,增强抗逆性和延缓***效应,尤其对瓜果类植物处理后促进花芽分化,防止生理落果极其显著,提高坐果率,使果实膨大的直观效果明显。
氯吡脲含量经大量试验表明,其对猕猴桃、葡萄、西瓜、脐橙、温州蜜桔、梨、苹果、荔枝效果,能提高产量10%~50%。与赤***混用解决生产杂交种过程中亲本难保存、种子纯度差和成本高的困难。
氯吡脲含量实用技术
氯吡脲含量KT-30新技术
哈密瓜、丝瓜:在雌花对外开放当日或盛开前2-3d,10-16℃时每10g对水0.5-1公斤,17-25℃时每10g对水1-1.5kg,26-30℃时每10g对水1.5-2kg拌和成匀称水溶液。浸瓜胎或用小型喷雾机匀称喷雾器瓜胎,服药后瓜率达98%--100%,且幼瓜生长发育迅速、瓜大、优1质、提前发售。
氯吡脲含量甜瓜:在雌花对外开放当日或前后左右1d,用喷雾机喷雾器瓜胎或用0.1%可溶性液剂20-33倍液涂果柄1圈,可避免 甜瓜生长发育势太旺和无虫类受粉造成的难坐果和瓜化状况,提升 坐果率及生产量,提升糖份。此方式也适用哈密瓜。朝天椒、番茄、四季豆、豆角:用5-15mg/kg药液于盛花过后浸幼果,可提升 坐果率,膨果,高产。
氯吡脲含量红提:于谢花后10-15d用0.1%可溶性液剂10-100倍液预浸幼果,能够提升 坐果率,单果重提升,使果子彭大,体重增加,提升可溶性固态物的成分。用3-5mg/kg药液于盛花前14-18d、盛花后10-15d用3-5mg/kg药液浸花穗或喷花穗可使果子彭大,高产80%之上。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