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涂料分散剂的化学结构主要有
①低分子量的羧酸酰胺盐及电中性的长链羧酸多氨基盐,拥有较多吸附基,可在颜料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层,提高了颜料分散的稳定性,起到防止浮色发花作用;
②高分子量羧酸酯类聚合物,通过带高分子链的基团吸附在颜料表面而形成空间位阻控制,防止颜料絮凝,保持颜料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③含锚定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或嵌段共聚物,锚定基能牢牢固定在颜料表面,而较高分子量的溶剂化链可有效地分散在漆料中,增加吸附层的厚度,提高分散稳定性;
④多价羧酸聚合物,含较多羧基,极性很强,可使涂料形成触变性流体,使颜料形成可控絮凝分散状态,对防止浮色发花很有效。
成膜助剂在水性涂料中的状态
根据成膜助剂在聚合物中的位置,将其分为A、B、C三类。乳液以水为连续相,由乳化剂稳定形成的疏水聚合物链球形胶束所组成。加入乳液体系中的成膜助剂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自身的疏水/亲水性。AB型在乳液聚合物和水的界面,主要为双酯类和醇酯类,如Texanol酯醇、Lusolvan FBH、DBE-IB、COASOL;ABC型主要在聚合物颗粒间、边界上和水中,主要为乙二醇酯和乙二醇酯醚,乙二醇丁醚(EB)、丙二醇苯醚(PPH);C型在水中,主要为醇类、乙二醇类,如乙醇、二乙二醇等。传统分类中,又可以从和聚合物的相容性方面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
成膜助剂在涂料中的作用
涂料成膜助剂又称聚结助剂,能促进乳胶粒子塑性流动和弹性变形,改善聚结性能,使涂料能在较广泛施工温度范围内成膜,是一种易消失的增塑剂。
要探讨成膜助剂,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乳胶漆涂料的成膜过程,乳胶漆涂料成膜过程较溶剂型涂料复杂,大致分为3个阶段:
1、充填过程 乳胶漆施工后,水分挥发,当乳胶微粒占膜层的74%(体积)时,微粒相互靠近达到密集的充填状态。组分中的乳化剂及其它水溶性助剂留在微粒间隙的水中。
2、融合过程 水分继续挥发,高聚物微粒表面吸附的保护层***,外露的微粒相互接触,其间隙愈来愈小,至毛细管径大小时,由于毛细管作用,其毛细管压力高于聚合物微粒的抗变形力,微粒变形,然后凝聚、融合成连续的涂膜
3、扩散过程 残留在水中的助剂逐渐向涂膜扩散,并使高聚物分子长链相互扩散,涂膜均匀而具有良好的性能。
乳胶颗粒的凝结成膜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研究干燥2h、4h、1d、3d、5d下乳胶粒子凝结情况,可知粒子凝结是个逐步过程,直到21天后颗粒才逐渐消失而成为连续均匀的涂膜,但完全成膜还需要经过链段互相渗透的过程。一般错误地认为乳胶漆在较短时间就能完全成膜,忽略了各个成膜阶段的温度控制,特别是外用乳胶漆在施工后的温度变化较大,而使形成涂膜不理想,表现为各种涂膜缺陷,如光泽下降、附着力差、耐擦洗差、耐沾污性不良、耐候性不理想等。因而有效添加成膜助剂,较大幅度地降低成膜温度,是改善乳胶漆低温施工性能的有效措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