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 年, 美国狄地洲大学格里列斯皮完成了题为“机械加工中毛刺形成与性质”的, 分析了机械加工过程中毛刺的形成原理, 并论述了实验过程中对毛刺的观测。美国对机械零件去毛刺技术比较重视, 是因为美国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 产量高、批量大、质量要求高等因素, 而用手工去毛刺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1974 年美国制造工程学会首先成立了毛刺技术分会, 着手对去毛刺技术进行研究, 这是毛刺问题正式例入议事日程的开始 。
自动化实现表面去毛刺研磨刷纤维研磨刷能够承受高达 150°C 的工作温度。即使在没有冷却液的应用下,也能工作。此外,研磨刷具有强的抗水性,不会受冷却液影响其研磨性能。 [2] 去除工件的毛刺,尤其针对较薄的加工件和工件的边缘。表面研磨:管道、连接口、和轴的研磨。内孔在冲压或激光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毛刺,可使用研磨刷去除。汽车的精密金属零部件保持多个边缘不存在毛刺。在不平的表面上进行研磨。

2、冲模去毛刺
采用制作冲模配合冲床进行去毛刺。需要一定的冲模(粗模+精冲模)制作费,可能还需要制作模。适合分型面较简单的产品,效率及去毛刺效果比人工佳。
3、研磨去毛刺
此类去毛刺包含振动、喷砂、滚筒等方式,目前企业采用较多。存在去除不是很干净的问题,可能需要后续人工处理残余毛刺或者配合其他方式去毛刺。适合批量较大的小产品。
4、冷冻去毛刺
利用降温使毛刺迅速脆化,然后喷射弹丸去除毛刺。设备价格大概在二三十万;适合毛刺壁厚较小且产品也较小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