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水质分析仪主要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法来实现准确检测的。仪器上的电极:PH、氟、钠、钾、钙、镁、和参比电极。每个电极都有一离子选择膜,会与被测样本中相应的离子产生反应,膜是一离子交换器,与离子电荷发生反应而改变了膜电势,就可检测液,样本和膜间的电势。膜两边被检测的两个电势差值会产生电流,样本,参考电极,参考电极液构成“回路”一边,膜,内部电极液,内部电极为另一边。
内部电极液和样本间的离子浓度差会在工作电极的膜两边产生电化学电压,电压通过高传导性的内部电极引到到放大器,参考电极同样引到放大器的地点。通过检测一个准确的已知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获得定标曲线,从而检测样本中的离子浓度。
溶液中被测离子接触电极时,在离子选择电极基质的含水层内发生离子迁移。迁移的离子的电荷改变存在着电势,因而使膜面间的电位发生变化,在测量电极与参比电极间产生一个电位差。
其原理是基于有水时,碘被氧化硫还原,生成氢碘酸和***氢。反应式如下:h2o+i2+so2+3c5h5n→2c5h5n?hi+c5h5n?so3 c5h5n?so3+ch3oh→c5h5n?hso4ch3 在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2i--2e→i2 阴极:i2+2e→2i- 2h++2e→h2↑ 产生的碘又与样品中的水分反应生成氢碘酸,直至全部水分反应完毕为止。反应终点用一对铂电极所组成的检测单元指示。在整个过程中,氧化硫有所消耗,其消耗量与水的克分子数相等。
水质分析仪——水质标准之浑浊度
水的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它和水中杂质含量,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反射性有关。测定浊度的方法比较简便,一般都用来间接反映水中悬浮和胶体杂质的数量。1升水中含有1毫克白陶土(或高岭土)时产生的浑浊程度,称为1度或1毫克/升。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河岸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并随气候、季节变化而变动。
水质分析仪——水质标准
嗅和味:洁净的水是无嗅、无味的,污染的水才会产生嗅和味。藻类的某些浮游生物、有机物、溶解气体、矿物质、工业废水的污染,加氯消毒、水温、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等等都会使水中带有嗅和味。水温越低,河水越浑浊,常有泥腥土臭、味涩;溶解氧较多,味略甜;兰绿藻类原生动物会发出草腥臭等。
肉眼可见物:饮用水不应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