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冲挤密桩方法介绍
振冲挤密桩法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土体形成桩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并夯实而成,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可选用沉管(振动、锤击)、冲击或爆扩等方法进行成孔,成孔后将孔底夯实,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在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待振冲挤密桩施工结束后,将表层挤松的土挖除或分层夯压密实。
中文名 振冲挤密桩法
外文名 Lime soil compaction pile method
施工方法 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
处理深度 5~15m
桩 长 不应小于0.5 m
注意事项 桩径、桩距、桩长、加固范围等
振冲挤密桩的施工要点
(1)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以确定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干密度等要求。
(2)桩施工一般采取先将基坑挖好,预留20~30cm土层,然后在坑内施工灰土桩。桩的成孔方法可根据现场机具条件选用沉管(振动、锤击)法、爆扩法、冲击法或洛阳铲成孔法等。
(3)桩施工顺序应先外排后里排,同排内应间隔1~2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以免因振动挤压造成相邻孔缩孔或坍孔。成孔后应清底夯实、夯平,夯实次数不少于8击,并立即夯填灰土。
振冲挤密桩的检测试验
振冲挤密桩成桩后,应及时抽样检验振冲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质量。主要检查施工记录、检测全部处理深度内桩体和桩间土的干密度,并将其换算为平均压实系数和平均挤密系数。抽样检验的数量,对一般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对重要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5%。
振冲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桩总数的0.5%,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振冲挤密桩的性质
振冲挤密桩能够广泛应用于黄土地区的原因为其具有如下性质:
1)振冲挤密桩为横向挤密结构桩,可消除黄土地区地基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土的压缩性。
2)相对于换土垫层,无需大量的回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和土方回填,缩短工期、节省资源。
3)处理深度较大,一般可达到6m~ 22m左右。
4)振冲挤密桩多使用石灰、素土等较为廉价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因而造价相对低廉,对环境污染较小。
5)无需复杂施工设备,施工机械较为简单、施工方便、效率较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