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机的能耗如何降低?
1、破碎机在破碎的过程中,破碎腔中应该防止铁块等非破碎物进入其中。
2、当给料物料破碎之后混合在一起时,存在各种物料强度不均现象,强度大的物料会保护强度小的物料,从而降低强度较小物料的破碎概率和产品粒度。
3、设备中的散体物料满足可破碎性要求,破碎机的物料强度要在破碎机可处理的强度之内。
4、由于强度导致破碎腔的衬板受力也不均匀,导致衬板的磨损不均匀,影响破碎机的正常工作。因此,为提高破碎机的工作效率,改善设备的零部件受力情况,充分发挥层压破碎在破碎过程中的功能,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给料物料强度的均匀性要求。
破碎机启动前的需要检查什么?
1、按照规定的紧固扭矩检查飞刀和底刀是否紧固。
2、破碎机的飞刀和底刀的间隙应在0.5-1mm(用厚薄检规查)范围内。
3、机内不得有金属杂物。
4、用手转动破碎机的皮带轮一周以上,不得有碰撞声。
5、三角皮带张紧度适中,并应安上皮带罩壳。
6、电气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7、液压系统的接头处密封良好,无渗漏油现象。
8、刀辊和喂料辊运转方向正确。
除此之外,破碎机的空运转为1-4小时,空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负荷切削。


破碎机出料不达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破碎比 破碎比指的是进口料和破碎后的成品粒径的比值,比值越大,破碎比也越大,反之亦然,对于综合破碎机的生产过程来说,破碎比大的话针片状含量增加,所以生产中,对于破碎比的调节是保证出料的重要措施,当然破碎比过小也是不行的,这会造成整个系统产量的降低、内循环量增加,使得破碎机磨损增加,所以破碎比的选择需要适当。
二、不同的类型或者不同的型号可以加工的入料尺寸大小是不同的,如果进料粒度不合适的话,也会造成出料品质不达标的现象,比如说当进料粒度由100mm降低到50mm时,成品料中针片状含量下降38%,所以进料粒度一定要符合生产设备的要求。
三、循环负荷 综合破碎机的工作过程是在一个闭路循环中进行的,调大排料口,增加循环中的负荷,石料粒形会变好,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循环负荷加大,系统中各设备的磨损增加,但当排料口调大后,主破碎电机的负荷可降低,成品料粒形变好,因此在生产中,对于循环负荷的调整是很重要的。
四、开路和闭路循环 在破碎机的生产中,循环分开路循环和闭路循环,前者称为先筛后碎,后者称为先碎后筛,先筛后碎是指把经一等级破碎后的料先经过成品筛筛分后再进入二级破碎进料口进行破碎,这样成品料的产量增加,针片状含量也增加了,进行复破后再进成品筛进行筛分,整个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没有破碎料流失,循环负荷较大,但产品粒形好,在破碎机的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生产的需求进行开路或者闭路循环的选择。

破碎机的辊筒修复方法
辊筒是指机械中圆筒状可以转动的物体,机械中常用动力源(例如电机)驱动辊筒,带动其他材料前进,或是利用辊筒产生压力对材料进行加工,该配件在破碎机的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长时间使用中很容易造成磨损,若是磨损的较厉害,则不能起到很好的破碎作用,所以就需要我们进行修复。
一、就地堆焊法
就地堆焊就是在磨损的凹口处进行焊接填充。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不影响生产,且对焊部位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比较好,缺点是只适合于可焊性好的辊筒(如铸钢辊筒)。
堆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选择小直径的堆焊条,小电流焊接规范,进行分层堆焊。这样可减少热应力,避免发生严重的变形和产生裂纹。
②电焊机的搭铁要直接搭在辊筒上,不要搭在轴上,以免电流流过滚动轴承,产生火花,使轴承的滚动体和滚道的表面烧损。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拆卸后修复法,就是将辊筒连轴一起全部拆卸下来,经车削修复后在安装到机器上使用。
③堆焊过程中,要经常用直尺样板对堆焊部位进行检查,以保证外形尺寸合格。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