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功能特点
1、提供人机交互操作;提供直流、交流充电接口;
2、具备语音提示功能;具备功能;
3、具备打印凭条的功能;
4、和BMS实时通信,获取动力电池类型、单体电压、剩余容量、温度、告警等信息;
5、向充电机发生控制指令、开关信号,控制充电机启动与停止,获取充电机状态信息;
6、具备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判断、联锁、控制导引等完善的安全保护控制逻辑;
7、具备CAN2.0B、RS485通讯接口,可以和集中监控通信,上送充电状态信息;
8、具备漏电、短路、过压、欠压、过流等保护功能,确保充电桩(栓)运行;防护等级IP54。
电动汽车充电桩属于配电网侧,其通信方式往往和配电网自动化一起综合考虑。通信是配电网自动化的一个***和难点,区域不同、条件不同,可应用的通信方式也不同,具体到电动汽车充电桩,其通信方式主要有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
(1)有线方式
有线方式主要有:有线以太网(RJ45线、光纤)、工业串行总线(RS485、RS232、CAN总线)。
有线以太网主要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网络容量大,缺点是布线复杂、扩展性差、施工成本高、灵活性差。
工业串行总线(RS485、RS232、CAN总线)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设计简单,缺点是布网复杂、扩展性差、施工成本高、灵活性差、通信容量低。
(2)无线方式
无线方式主要采用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数据接入业务,如:GRPS、EVDO、CDMA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快速增长,***、地方各项扶持政策的协同效果得以充分发展。根据***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于2015年11月17日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充电设施建设***规模达1240亿元,市场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相比于其他电源,充电桩的系统散热量要大的多,对系统热设计要求极为严格。直流充电桩的功率范围在30KW、60KW和120KW,效率普遍在95%左右,那么其中5%就转化为热损耗,其热损耗将是1.5KW、3KW和6KW。对于户外设备,这些热量必然要排出设备之外,否则将会加速设备的老化,同时需要做好防水防尘的处理,以防出现电子设备短路和信号紊乱的情况。
智能充电桩是如何避免漏电的
之前大家可能都会看过暴雨天触电的情况,很多朋友都在担心,像充电桩都是采用高达750V的电压,如果暴雨天充电,能不能保住安全?会不会被电到呢?那么工程师是怎么保证暴雨天充电桩安全的?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很多充电桩都是保留在在充电车旁边的一个不带电、防浸水、占用空间并不大的充电终端,充电枪和充电终端本身不带电,淋湿甚至浸泡在水中没有问题;充电控制功能被转移到变电箱中。一般来说充电终端采用了无电插头设计,假设当充电枪从正在充电的车辆上拔出后,主回路电源和辅助电源同时切断。
1、电气保护:充电桩都应配置了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防雷等电气防护设备,并且充电桩柱体安装了防盗锁,为用户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2、急停开关:在使用过程中,充电桩难免会有意外情况发生,需要启动急停开关。所以合格的充电桩必须配备启动急停开关。
3、线缆要求:根据充电桩AC 220V 32A的输出要求,充电桩的主回路电线应采用截面为6mm的铜芯电线。如果铜线截面积达不到要求,在32A的交流输出情况下会使电线发热、加速老化,带来安全隐患。
4、防水要求:在实际使用中,并不是每台充电桩都安装在地下车库,在室外的充电桩难免遭受风吹雨淋,带来漏电安全隐患。所以,合格的充电桩必须满足防水要求。对充电桩防水性能有明确要求,在户外应达到IP54防护等级。
5、带电插拔:在充电过程中带电插拔充电插头会有触电隐患,对控制引导提出规范,同时确保充电桩未充电时充电插座不会带电。
6、倾倒断电:在充电桩与车辆连接通电状态下,应保证向四个方向倾倒充电桩,所有充电桩都不能断电。充电桩应具备倾倒停机断电功能,避免出现意外碰撞事故对人员造成二次触电伤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