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装置应用现状 我国在工程上实际应用的桥梁伸缩缝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淮有不同的分类形式。根据伸缩装置的传力方式和构造特点,目前我国常用桥梁伸缩装置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1)对接式伸缩装置;(2)钢制文承式伸缩装置;(3)组合剪切式(板式)橡胶伸缩装置;(4)模数支承式伸缩装置;(5)无缝式(暗缝型)伸缩装置主要类型有GP型、TST弹塑体、EPBC弹塑体等。钢制型的伸缩装置,很难做到密封不透水,而且容易造成对车辆的冲击,影响车辆的行驶性。
桥梁伸缩缝装置由于设置在梁端构造薄弱的部位,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又多暴露于大自然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伸缩装置极易损坏。一般来说,引起桥梁伸缩缝破损的原因是设计不周、装置自身问题、后浇压填材料选择不当、施工不合理等因素造成桥梁伸缝不同程度的 ,因此,伸缩装置是极易损坏,而又难修补的部位。伸缩装置产生破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伸缩装置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应范围的伸缩装置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伸缩装置。
防震缝
定义: 在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引起房屋***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作法: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缝隙尺寸为50 ~100 mm。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单元。 设置原则: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规定:在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欲增大伸缩缝间距,或甚至不设伸缩缝,其关键在于如何减少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以及如何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3.13条: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两个月后浇灌;
4、 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置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5、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6、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