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实现“一举四得”:首先,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助推高质量发展;第二,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根子上还是高碳的能源结构及其支撑的高碳重化工产业结构问题,降碳可以与环境质量改善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第三,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第四,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
主要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要求适用于单个项目污染排放量大、环境影响突出的重大建设项目。综合考虑环评分类管理名录、审批层级、污染防治关注的***行业,并对***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初步测算,为稳步推进工作,目前《通知》适用部省两级审批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石化、煤化工、燃煤发电(含热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制浆造纸等6个行业建设项目。此外,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审批这些行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时,也可以参照执行。

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编制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立支撑实现***自主贡献的项目库,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化低碳省市试点,强化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编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扎实推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