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相关标准,在《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中是如何进行标准分类的?
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标准,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企业碳排放核查、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等标准。其中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主要解决***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限定值、基准值和***值的确定等方面的问题,与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中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相似。但目前因没有上位法***,暂未列入排放标准,而是将这类标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范畴。
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推动出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的意见,开展污染防治成效考核和评估。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加强PM2.5和O3协同控制,深入开展VOCs综合治理,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准备工作。继续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和海洋污染综合治理行动,大力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推动***流域、湖泊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入河(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推进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加强陆海统筹,继续开展渤海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加强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监管。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完成***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集成与上报,持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风险管控,推进***地区开展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继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继续强化***行业***区域***污染防治。
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做好COP15筹备,积极推动“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各项谈判进程,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深化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动更多省份建立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完善核与辐射安全***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强化核1电、研究堆核安全监管,协助推进核1电废物处置,推动历史遗留核设施退役治理,加快推进放1射性污染防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