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过度敏感的表现:
1、对某些触感特别抗拒,例如宠物的毛发、毛绒玩具、湿泥巴、沙子、草地等;
2、在家和熟悉的环境中表现得性格活泼,话也很多,一旦接触到陌生环境就变得判若两人,常常比较安静,并感到敏感、不安;
3、容易养成某些触觉依赖,例如睡觉喜欢咬被角、一定要抱着东西睡觉、喜欢咬手指或咬嘴唇等对环境感到不安的表现;
4、对声音特别敏感,一点小声音或者特别的声音都会引起孩子的不安和烦躁,甚至声音定期出现时,也并没有习惯而减轻感;
5、对陌生环境建立安全感的速度很慢,很多孩子刚上***园和小学的时候都会哭闹,有的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由于触觉发育不同导致接受环境的能力不同;
6、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差,常常会不知所措,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等事后才意识到应该如何做。
据统计,城市生活中约85%的孩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家长是了解孩子能力发展情况的人,也是注重成长教育的,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孩子出现感统失调呢?不是家长不够关心孩子,而是家长对感觉统合不够了解。接下来小编会详细说明感统失调会自愈吗?家长怎么做可以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会自愈吗?
从孩子出生感觉统合就开始发展,孩子通过感觉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感统失调就如同大脑出现了“营养不良”,无法良好获取各种感觉信息,受到的刺激变少,从而身体无法得到良好发展,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就会变慢,甚至出现错误。
举个经常看到的例子,都市化小家庭中,很多孩子从小接触的人少、活动空间小,导致不喜欢与人接触,黏人、敏感、胆小爱哭,家长虽然注意到了,但并不知道这是触觉感统失调的表现,以为随着接触的人变多就会变得开朗活泼,然而长大后孩子的人际交往还是存在问题,依旧很少和别人接触。
感觉统合可以说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任何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没有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能力并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逐渐提升,自然出现的问题也不会自己解决。改善孩子感统失调需要依靠良好的成长环境、正确的教育方式、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如果家长能做到这些,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发育也会更加。
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哪些?看看你的孩子有吗 ?
孩子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哪些?现代社会,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孩子的自由活动空间受到限制,同龄玩伴比较匮乏,加之家长的包办替代、工作忙陪伴少等因素,孩子感官不能得到充足的刺激,身体发育的机会减少,大脑功能无法良好发育,导致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主要体现在前庭觉、本体觉、视觉、触觉、听觉等感觉系统。
感统功能失调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前庭系统发展失常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
前庭觉是大脑信息处理的中心,所有外界的信息都要经由它的传入大脑,并反馈给身体。同时还对外界的信息有过滤、整理和统合的作用。而前庭系统发展失常,则会导致孩子无法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什么信息都往大脑里传递,并处理,使人很容易疲倦,孩子常常注意力涣散。
2. 触觉感统失调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
触觉感统失调的孩子,对于外界传来的触觉信息,都有不正常的反应,大脑长期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他们的注意力一般很难集中。
3. 听觉感统失调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
听觉感统失调将会给孩子的语言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同时孩子的潜意识分辨能力也会受到干扰,无法有效获取到信息。因此导致焦躁不安、静不下心等情况,注意力也会随之下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