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家长给孩子提供的营养也更加丰富多样,可为什么出现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感统失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实,感觉统合失调是一种“现代***”,准确来说,这是一种“城市病”。
城市化因素
1970 年,欧美、日本等******快速发展,社会逐渐小家庭化,生活环境较为狭小,孩子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这样封闭的环境也很少跟邻居、同龄玩伴接触,导致孩子缺乏足够的人际交往机会,对身心的健康发展很不利。而今,我们的社会也正在面临这种问题,因此出现了专门针对孩子感统失调的感统训练机构。
家庭因素
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近来年离婚率不断上升,出现许多单亲、重组家庭,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幸福感直线下降,甚至有的孩子需要面对父母成日的争吵。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等方面都很容易出现问题,常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抑郁、自闭等倾向。
同时,家长过于溺爱、家庭包办也是儿童感统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长期缺乏自己动手的锻炼机会,很不利于身心发育,失去***自理的能力,同时容易养成骄纵、自私、容易放弃等性格,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很大阻碍。
教育因素
孩子的能力需要通过培养,而这种培养大多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现在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从***园开始就需要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缺少童年应有的活动和休息时间。因此虽然孩子补充的营养很丰富,但身体素质依然得不到很大改善,很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发育不完善,如果家长想要培训孩子的能力,不妨尝试感统课程。
生理因素
孩子的感觉统合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发育,母亲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很容易造成***的感觉统合发育不足,例如过度疲劳、抽烟酗酒、熬夜等行为,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包括现在很多剖腹产出生的孩子,也极大可能出现感统失调,由于缺乏产道的挤压,孩子的触觉发育容易出现障碍。
感统失调的儿童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其许多的方面表现不出来。感统失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症,是一种学习能力障碍。那么,儿童感统失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怎么来判断?
儿童感统失调的表现可以从前庭觉、本体觉、触觉、视觉、听觉这几个方面来判断。
一、儿童前庭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笨手笨脚、不听指挥;常撞到东西或跌倒;协调性差,自控力差,做事没信心;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一转就晕或久转不晕;说话晚,语言表达有困难甚至障碍;很难与其他同伴相处等等。
二、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力量控制差,易过度用力或用力过轻;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动作笨拙,常会无缘无故摔倒;方向、空间感知能力弱,易迷路;害怕旋转,闭上眼睛易摔倒等等。
三、儿童触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胆小怕事,粘人,不合群;消极退缩,脾气暴躁;讨厌别人触摸;喜欢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有吃手、咬指甲等习惯;做事慢,动作不灵活;缺少自我意识,学习积极性低下。
四、儿童视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视觉与肢体协调性差,易被绊倒;经常把鞋子穿反;对图形辨识能力差;不能直观评价大小或长短等;分不清“田”字格左右、上下方位;写字歪歪扭扭,忽大忽小,不工整;抄写很慢,经常把字写在格子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易分心等等。
五、儿童听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经常充耳不闻,忽视家长和老师的话;喜欢东张西望,经常打断别人的说话;爱走神、做小动作,常因细微干扰分心;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对巨响反应较差,甚至无反应。
前庭感统训练——拖拉爬滚
适合:颈部僵化、软弱无力的儿童。
目的: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强化前庭***。
方法:用一些枕头铺在地上,排列在一起,让孩子在上面自由爬动,或是用足够的纸板筒放在地上,让孩子俯趴在上面,运用身体的力量进行前后滑动。
前庭感统训练——仰躺踢球
适合:大肌肉不健全、双侧协调性差、身体不灵活的儿童。
目的:强化前庭觉、脊髓***。
方法:在***车上上铺一层较薄的软布,在上面放几个皮球,让孩子仰躺在***车上,尝试用脚踢布上面的球,或者将皮球用绳子绑住,悬在孩子身体上方,引导用脚踢或者跳起来击打。
前庭感统训练——摇摇船
适合:身体不灵活、容易摔倒、视觉空间协调不良的儿童。
目的:强化孩子的脊髓***、四肢和大肌肉的协调运作能力。
方法: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下,双脚互相抵着,手拉手,脚和手臂都要伸直,当孩子躺下时,家长要保持坐着,根据相互的作用力,当家长躺下时,孩子就坐着,可以反复的交替,大概做20~40次这样的训练。
前庭感统训练——骑马游戏
适合:身体操控不良、空间判断能力弱1、视觉统合不协调的儿童。
目的:增强前庭觉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增强学习能力。
方法:家长趴在地上,让孩子双手抱住脖子,坐在大人背上,用双脚夹住腰,然后家长开始慢慢爬行,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抬起上身,让孩子尝试牢牢抓住大人的脖子,在运动的晃动中得以训练。
前庭感统训练——灌篮高手
适合:反应能力慢、身体活动不协调的儿童。
目的:增强四肢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方法:根据孩子的身高和弹跳力,在家里较为空旷的地方设置一个篮球框,练习在框内投球,通过不断的跳跃,锻炼控制手部力量,增强腿部肌肉的发育。
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大运动刺激大脑***系统的发展,提升孩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注意力,写字速度,字形,提高正确率;感觉动作的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常规运动问题。如提升孩子平衡感、协调性、节奏感、空间感、肌力;让孩子运动能力增强,在群体活动过程中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及社交能力;
星起点儿童之家国内专注于帮助儿童克服发育及学习障碍,提供儿童言语发展及早期筛查、临床诊疗与干预服务的机构。研发出能妥善保障儿童发展的本土化课程,并提供国际化、多元化的综合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