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薄层修复剂表面处理工序
1、清理:先将起鼓、脱皮、裂缝等部位的松动部分剔掉,对低于3mm的部位、过于平整的部位和有油污的部位要进行拉毛处理。拉毛方法用拉毛机或人工用尖锤敲击均可。
2、清扫:对底面的浮土等杂物清扫干净,用高压水冲刷干净,冲刷时应将泥浆冲出作业面并防止回流。
3、水润:用水洗刷干净后,应将水保留在作业面一段时间,将作业面充分润透,直至不再渗水为止。(施工涂抹时必须保持作业面是在湿润状态)
薄层修复
1、基层要求及处理:基层表面应平整、粗糙、清洁、无油污,无浮灰,不应有起砂、空鼓、裂缝等现象。施工前应用高压水冲洗并保持潮湿状态,但不得有积水。界面粘结时,可预先涂刷界面处理剂。(界面剂使用方法见说明)
2、材料配制:将粉料:水按质量比100:14-16称取放置。将实际用量90%的水倒入粉料中搅拌均匀,再将剩余的10%水逐渐倒入并搅拌无结块,配好的浆料应保证在30分钟内用完。
教你认识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种类
1、塑性坍落裂缝
一般多在混凝土浇注过程或浇注成型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发生,由于混凝土拌合物中的骨料在自重作用下缓慢下沉,水向上浮,即所谓的泌水,若是素混凝土,混凝土内部下沉是均匀的,若是钢筋混凝土,则混凝土沿钢筋下方继续下沉,钢筋上面的混凝土被钢筋支顶,使混凝土沿钢筋表面产生顺筋裂缝。这种塑性塌落裂缝,对于大流动性混凝土或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尤为严重。
裂缝一般特征:混凝土沿钢筋表面产生顺筋裂缝。
2、塑性收缩(干缩)裂缝
一般多在混凝土浇注后,还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大风或混凝土本身水化热高等原因,而产生裂缝。
薄层修复剂基面处理
为了增强其粘结强度,必须清除所有待修补表面的残留物,油脂、污迹、油性物等,清除疏松的混凝土层直到漏出混凝土坚硬的基质部分,沿修补面的周围凿除深于1-3CM的槽。凿毛修补面能使修补厚度均匀,修补效果好,并提供牢固粘结区域,小的修补厚度为1-3CM.所有待修补面必须用水饱和湿润且不能有明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