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随之减小。因此,保证一定厚度润滑层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的数量也相应减少,所以粗骨料的粒径应在条件许可下,尽量选用得大些。由试验研究证明,大粒径取决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在水泥用量少的混凝土中(每l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170kg),采用大骨料是有利的。在普通配合比的结构混凝土中,骨料粒径大于40mm并没有好处。骨料粒径还受结构型式和配筋疏密限制。
混凝土粗骨料强度
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m×5cm×5c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P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强度指标,根据JGJ53—92规定不应小于1.5。但在一般情况下,火成岩试件的强度不宜低于80MPa,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水成岩不宜低于30MPa。压碎指标表示石子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推测其相应的强度。
混凝土技术方法
1.和易性测定方法:通常是以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来评定和易性,而粘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观察的方法进行评定。
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1)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特性,用水量,水灰比,骨料的性质等;
(2)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
(3)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水分蒸发或被骨料吸收,拌合物变得干稠,流动性减小。
混凝土设计的技术要求:
(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
(2)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满足耐久性要求;
(4)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2.配合比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1)配合比就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水泥,砂和石)的比例关系.
(2)配合比的表示方法:A.以每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来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300kg,砂720kg,纯水180kg,石子120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00kg;
B.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如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1:2.4:4,水灰比=0.60.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