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定期对氧化锆氧分析仪进行校准?
氧化锆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因素,如锆管的老化、积灰、SO2和SO3对电极的腐蚀等。运行一段时间后,仪器的性能会逐渐变化,给测量带来误差,因此必须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校准周期通常为1…3个月,这要看仪器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情况而定。
校准时,不能使用纯N2作为零点气,通常零点气应为满量程的10%;量程气是满量程的90%;BYG现场采用的是干燥空气作为量程气;零点气则采用100PPMO2,这是考虑到,零点100PPM以下,标气误差对仪器的影响太大且校验吹扫时间太长,又不易吹到位;测量值采用测量线性的下延线。
氧化锆氧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它是根据电化学中的浓度差原理设计的。氧化锆是一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只能传输不同的氧离子。多孔铂电极安装在氧化锆的两侧。一个铂电极与已知氧含量的气体(如空气)完全接触,另一个铂电极与待处理一侧的含氧气体完全接触。当两侧气体中的氧浓度不同时,高浓度一侧的氧分子从铂电极获得电子,成为氧离子,使铂电极成为电池的阴极。
影响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测量精度的原因归纳
1、氧化锆头的静态特性的非线性氧化锆头的制造工艺和料材组成 ,电极喷涂和引线粘接的质量 ,电子电导引起的电化学渗透及锆头内部的温度梯度等原因都能造成锆头静态特性的非线性 ,使其偏离理论方程产生非线性误差 .虽然厂家规定锆头的线性度 ,实际上能达到这一要求的锆头仅有 30 %左右。实测结果表明 ,实际使用中的锆头静态特性离散性很大 ,非线性实际相对误差有时可达 40 %以上。
2、被测烟气中腐蚀气体对氧化锆探头的腐蚀,造成氧化锆分析仪、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测量精度误差
3、被测气体流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进入锆头电极界面区的被测气体流动情况 ,关系到电极界面电化学反应… 4、外部力量造成的氧化锆探头漏气,造成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测量精度的误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