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氧分析器的工作原理
在一片高致密的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的两侧,用烧结的方法制成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厚的多孔铂层作为电极,再在电极上焊上铂丝作为引线;
就构成了氧浓差电池,如果电池左侧通入参比气体(空气)。其氧分压为po;电池右侧通入被测气体,其氧分压为p1(未知)。
设po>p1,在高温下(650~850oC), 氧就会从分压大的Po侧向分压小的P1侧扩散,这种扩散,不是氧分子透过氧化锆从po侧P1侧,而是氧分子离解成氧离子后通过氧化锆的过程。
在750oC左右的高温中,在铂电极的催化作用下,,在电池的po侧发生还原反应,一个氧分子从铂电极取得4个电子,变成两个氧离子(O2-)进入电解质,即
O2(pn)+4e→2O2-
po侧的铂电极由于大量给出电子而带正电,成为氧浓差电池的正极或阳极。
这些氧离子进人电解质后,通过晶体中的空穴向前运动到达右侧的铂电极,在电池的p1侧发生氧化反应,氧离子在铂电极上释放电子并结合成氧分子析出,即
2O2-→ O2(P1)+4e
p1侧的铂电极由于大量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成为氧浓差电池的负极或阴极。
这样在两个电极上由于正负电荷的堆积而形成一个电势,称之为氧浓差电动势。
当用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成电路时,负极上的电子就会通过外电路流到正极,再供给氧分子形成氧离子,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
顺磁氧分析仪与氧化锆氧分析仪的区别
首先是测量原理不一样,顺磁氧是利用氧的顺磁性来测量氧的含量,而氧化锆是用氧化锆+低金属薄层的导电性来测氧含量,后面提到的电化学用于是微量氧分析仪,可达到PPM级,其原理是利用氧气与传感器阴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测氧原理。
其次是氧化锆分析仪分析的范围较宽,可以从PPM级到%,只是精度等级都不太高。进口的氧化锆分析仪的精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分析PPM级时,仪表稳定得比较快(较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的仪表)。
氧化锆分析仪的共同缺点是:分析氧的纯度越高,检测元件锆管的使用寿命越短,同时炉管也较容易损坏。
氧化锆式的,你可以直接插入到比较脏的烟道里面测量。但顺磁式是一种分析仪表,前端必需要有预处理之类的。
影响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测定的要素
1.走漏。氧气微氧分析仪在初度启用前有必要严厉检漏,氧气微氧分析仪只要在紧密不漏的前提下才干取得准确的数据成果;任何衔接点,焊点,阀门等处的不紧密,将会致使空气中的氧反渗进入管道及氧分析仪内部,从而得出含氧量偏高的成果。
2.污染。在从头运用氧气微氧分析仪时,首要须注意在衔接氧分析仪的取样管路时是不是漏入空气,并且有必要仔细将漏入氧气微氧分析仪的空气吹除洁净,尽量不使大量氧气经过氧气微氧分析仪的传感器以延伸传感器寿数,在管道系统净化过程中,为缩短净化时刻,需求有必定的方法,通常运用高压放气及小流量吹除替换进行可敏捷净化氧气微氧分析仪管道。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的技术优势有那些
(1)检测器的核心部件-氧化锆敏感元件选用进口氧化锆电解质材料,采用等静压成型工艺和理想的烧结制度,保证了敏感元件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能,大大提高了其测量灵敏度、准确性及使用寿命;
(2)选用高纯铂浆电极材料,采用特殊的涂覆和烧结工艺,保证了敏感元件的电***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和极强的机械附着力,进一步提高了其测量灵敏度、准确性及使用寿命;
(3)选用纳米陶瓷材料和特殊的工艺制备电极保护层,可有效防止硫化物等***物质对电极的侵蚀,延长了检测器的使用寿命;
(4)选用合金钢或高铝陶瓷保护管对检测器进行保护,具有较强防灰堵和耐冲刷能力,保证了恶劣环境下测量的灵敏度,并提高了探头的使用寿命;
(5)变送器采用智能化单片机和模块电路设计,使仪器具有控制精度高和运行稳定性好等优点;
(6)变送器具有多种故障自诊断功能,轻松判断仪器故障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