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锂离子电池使用液体电解质
按电解质材料的不同
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
液态锂离子电池使用液体电解质(目前动力用电池多为此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以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来代替,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干态”的,也可以是“胶态”的,目前大部分采用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关于固态电池,严格意义上的是指电极和电解质均为固态的。
放电深度DoD对寿命的影响
锂电池放电深度DoD对寿命的影响很多消费者甚至是部分工程师认为,锂电池充电次数过多是有损电池的,所以使用过程中,都是满充满放,等到电池容量接近0再充电,充电截止电压设置为的阈值电压4.2V。电池大学却认为,锂电池放电深度越低越好,如下图2,举个例子,1AH的LiPO4电池, DoD时,循环次数约600次,寿命内提供的容量 J=1AH*600=600AH,如果以40%的DoD深度放电,可以循环3000次,寿命内提供的容量 J=1AH*0.4*3000=1200AH,比放电深度提高了50%的寿命。丰田的双擎混动汽车,电池提供8年16万公里的质保,对外宣传就是:浅充浅放,寿命更长。
锂电池寿命是指电池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容量衰减为标称容量
所谓锂电池寿命是指电池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容量衰减为标称容量(室温25℃,标准大气压,且以0.2C放电的电池容量)的70%,即可认为寿命终止。行业内一般以锂电池满充满放的循环次数来计算循环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锂电池内部会发生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导致容量下降,比如电解液的分解,活性材料的失活,正负极结构的坍塌导致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数量减少等等。实验标明,更高倍率的放电会导致容量更快的衰减,如果放电电流较低,电池电压会接衡电压,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电池容量(Ah)的影响要素
电池容量(Ah)
界说:电池容量是指电池所可以储存的电量多少,容量是电池电功能的重要目标,它由电极的活性物质决议。
单位:容量用C表明,单位用Ah(安时)或mAh(毫安时)表明。
公式:C=It,即电池容量(Ah)=电流(A)x放电时刻(h)。
举例:容量为10安时的电池,以5安培放电可放2小时,以10安培放电可放1小时。
影响要素:电池的实际容量首要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活性物质的数量、质量,活性物质的运用率。
额外容量:在规则条件下测得的,由制作商给定的蓄电池容量。
可用容量:在规则条件下,从彻底充电的蓄电池中释放的电量。
理论容量:假设活性物质彻底被运用,蓄电池可释放的容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