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齿轮加工测量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测量结果的表述与利用方面,历经了从“指示表加肉眼读取”,到“记录器记录加人工研判”,直至“计算机自动分析并将测量结果反馈到制造系统”的飞跃。与此同时,齿轮量仪经历了从单品种单参数仪器 ,单品种多参数仪器 ,到多品种多参数仪器的演变。
2)在实现测量原理的技术手段上,历经了“以机械为主”到“机电结合”,直至当今的“光-机-电”与“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的演变
3)在测量原理方面,实现了由“比较测量”到“啮合的运动测量”,直至“模型化测量”的发展。
零件图分析
1.1 零件的功用
1.2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毛坯的确定
2.1 毛坯的选择
2.2 毛坯图的设计
基准的选择
3.1 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3.2 ***基准的选择
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4.1 加工阶段的划分
4.2 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4.3 加工顺序的安排
4.4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的区别
4.5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4.6 机械加工工艺卡
4.7 加工程序
基本工艺过程1、下料----锯床
2、粗车----车床
3、热处理----箱式炉
4、精车----车床
5、铣键槽----铣床
6、滚齿-----滚齿机
7、齿面淬火---高频淬火机床
8、磨---外圆磨床
9、成品检验
辊子应用领域 辊子为圆柱形的零件,分驱动和从动辊。在这个阶段中除了加工出基准外对于齿形以外的次要表面的加工也应尽量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加以完成。广泛应用于如圆网印花机、数码打印机,矿山输送设备,造纸和包装机械等各类传动输送系统中。主要规格通常采用无缝钢管制成,也有视不同工艺需要采用诸如铝合金6061T5,304L/316L不锈钢,2205双相不锈钢,铸钢件,实心锻打合金钢芯为材料的。辊子的生产主要有辊体初车、初校静平衡、轴头过盈装配焊接、精车和精校动平衡等工序组成。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