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能源车阴极电泳涂料企业标准多重优惠 浩力森涂料上海公司
作者:浩力森涂料2021/11/14 7:04:27

轮毂电泳涂装线实际生弊病原因

当前,在车身、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中,为提高涂装质量、降低成本,大多采用了阴极电泳漆作为涂装与防腐处理的底层涂料。电泳涂装可以对工件的内腔、夹缝等部位进行涂装,大大提高这些区域的防腐性能。



汽车轮毂属于典型带有夹缝的工件,在生产线上常有轮毂夹缝、焊缝等处前处理转化膜出现返锈,转化膜不完整现象。电泳后轮毂夹缝里出现漆膜起泡或者有类似漆渣状的物质流挂的存在。另外,电泳后的轮毂长时间放在室外后,有时会从轮毂夹缝处流出***锈水。在生产中,轮毂夹缝越小,越易出现此类问题。



轮毂电泳涂装线实际生弊病原因

(1)除油不彻底。从工艺上看,预脱脂、脱脂两道工序,有喷淋和浸渍,对一般工件是完全可以除去工件上油污的,但从实际效果看,却存在夹缝等处除油不净现象。



(2)残留酸根离子的影响。轮毂在酸洗时,由于无机酸根离子半径很小,极容易渗到轮毂夹缝内部,在后道水洗时也较难以清洗干净,这些酸根离子就成为腐蚀的隐患。

(3)转化膜方面轮毂夹缝里若pH偏高,工件、溶液界面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阻碍甚至停止转化初始反应,不易或不能形成转化膜。夹缝里若pH值偏低,引起金属腐蚀的加速、加剧,导致转化膜质量变差。


脱漆剂在汽车电泳漆剥离的应用

汽车零部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若出现瑕疵,需要返工将零部件表面的漆膜剥离,重新进行涂装。此时需要使用脱漆剂/剥离剂。工业上的是去除法,为强氧化性酸,排放处理不方便。而溶剂型剥离剂,主要成分一般为、稀料(等),对环境和***的影响较大。故选用环保型水溶性剥离剂,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客户的烦恼:使用进行脱漆工作,排放处理不方便。客户通过阴极电泳设备,对汽车零部件等产品进行表面加工、表面处理等。返工的汽车零部件,需要寻找合适的电泳漆剥离剂,兼顾效率和环保,用来替代工业上常用的去除法。汽车零部件涂装工艺,汽车零部件通过导轨进入电泳池进行涂装,出槽后经过水喷淋,对零部件表面进行清洗。

汽车零部件进入电泳池涂装后,用水喷淋原脱漆工艺:

1.将需要处理的零部件,浸泡在槽液中。

2.浸泡约10分钟后,零部件表面漆膜溶解,取出用水喷淋。

3.根据脱漆的面积和时间,大约每2个月更换一次。



存在的问题:

为强酸性、强氧化性***,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排放不方便,客户无法自行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脱漆剂不伤基材。

排放处理方便,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方案阴极电泳漆一般分为:环氧电泳漆、电泳漆和聚氨酯电泳漆。从环保方面考虑,不选用氯系脱漆剂,选用水基脱漆剂。其中公司的水基脱漆剂分为:酸性水基脱漆剂、碱性水基脱漆剂其中,酸性水基脱漆剂使用有机酸,在常温下即可与漆膜反应,10分钟内即可达到脱漆效果;但酸性水基脱漆剂pH较低,属于强酸性。碱性水基脱漆剂相对较为温和,但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漆膜反应,需要脱漆槽安装加温装置。水基脱漆剂使用过程中定期补充即可,处理方便,建议客户根据不同的工况来选择合适的电泳漆剥离剂。


白车身车门铰链电泳流痕的解决方案


车身经过电泳后,因铰链安装面存在棱形凸起,铰链拧紧后侧围外板与铰链安装面不能完全贴合,零件间存在细小间隙,电泳液受毛细虹吸作用的影响,电泳过程中会有少量电泳液会进入外板与铰链的间隙,沥干工艺并不能消除这些残留的电泳液,电泳烘干时,电泳液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虹吸作用减弱,残留的电泳液流出间隙,在车身外板上形成电泳流痕。



解决方案

增加车身吹净工艺:电泳后一道纯水浸泡清洗后设有沥干工艺,但积存在细小间隙的液体因毛细虹吸作用很难沥出。使用高压空气对铰链安装面进行吹净,加快残留电泳液的沥出,消除或减少电泳液的残留量,增加车身吹净工艺能降低电泳流痕的发生率并减轻流痕程度。



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铰链与侧围外板钣金安装面的平面度原要求为 0.3mm,铰链安装面是铸件表面,常有金属铸造过程中形成的凸起或凹坑,当凸起或凹坑程度较重时,导致铰链安装面与钣金不能完全贴合,形成间隙,进而导致电泳液在间隙处积存。通过提高铰链安装面的平面度要求,从 0.3mm 提升至 0.2mm,铰链安装面在铸造后增加打磨工艺,使安装面更为平整,实现铰链与侧围外板的紧密贴合,降低电泳液积存残留的可能性。通过试验发现,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的方法对解决电泳流痕非常有效,单车流痕个数从 5.5 下降到 0.5,减少 91%,铰链处的电泳流痕已基本消除。对比两种拟定工艺方法的试验结果,发现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的方法效果明显,可基本解决铰链区域电泳流痕的缺陷;与财务部门合作,核算两种工艺方法的成本,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的单车成本增加也少于高压空气吹净;工艺难度上,铰链安装面由供应商负责加工,并不增加主机厂加工深度,简便易行。从效果、成本、工艺难度上综合考虑,推荐使用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的工艺方法,解决铰链电泳流痕的问题。



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前处理常见问题分析(二)



2.1.1、过渡段受串热的影响及其消除  

过渡段,即通道内工位与工位之间的连接部位。由于通道内的温度升高,过渡段温度随之升高。从涂装质量方面看,第二水洗槽到表调槽之间的过渡段易出现工序间锈蚀问题。原因如下:(1)根据热量扩散原理,过渡段离脱脂槽较近,受串热的影响较严重,故过渡段为高温高湿环境:(2)过渡段处在脱脂槽之后、磷化槽之前,工件经过脱脂后表面油脂已被完全去除,裸板处于通道内的高温高湿环境:(3)工件从脱脂工序运行出来到过渡段之前,己通过了2个过渡段,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较长。模拟实验分以下2种流程进行。


(1)55℃脱脂3min一常温喷淋水洗30s一常温浸泡水洗30s-常温高湿晾3min。

(2)55℃脱脂3min一常温喷淋水洗30s.一常温浸泡水洗30s一高温高湿晾3min。

由以上可以看出,脱脂水洗后的试片在常温高湿的环境下放置3min后,试片表面状况良好,没出现锈蚀情况;脱脂水洗后的试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放置3min后,出现较为严重的锈蚀情况。若生产中出现锈蚀问题,不仅造成产品防腐蚀能力的降低,并且腐蚀产物会污染表调槽、磷化槽甚至钝化槽。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配备性能优良的抽风系统,以保证通道内其它工位的正常温度;二是选用清洗性能好、防锈性能强的脱脂剂。对于锈蚀工件,需重新喷砂或打磨除锈后,返工处理。  


2.1.2、表调槽受串热的影响

表面调整是磷化处理中的一个工序,能够为磷化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晶核,提高膜的致密性,降低膜重。由于胶体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具有巨大的表面自由焓,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故在高温下,胶体磷酸钛会自动产生微粒,继而聚结成大颗粒,使胶体很快产生沉淀而失效。温度越高,则沉降越多。钛胶体在pH超过8.0~9.5和温度超过35℃时会沉聚,因而使用时必须控制在特定的pH和温度范围。



商户名称:浩力森涂料(上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