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国标GB24409--2020《车辆涂料中***物质》中,新增了水性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的VOC含量的值及水性涂料和水性辐射固化涂料的苯系物总和含量的控制项目。这是水性涂料在车辆领域的应用中,对其VOC含量的值给出了明确的参考标准,也对车辆水性涂料的生产与应用提出了强制标准。
在新国标GB30981--2020《工业防护涂料中***物质》中,也新增了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的VOC含量的值。这是水性涂料在工业领域应用中,对其VOC含量的值给出了明确的参考标准。
从新国标的出台实施,以及新增水性涂料的相关强制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对涂料相关领域“油改水”的脚步越来越快,在推进的同时,也对水性涂料这个环保新兴市场相当的重视,对于汽车、工业等行业领域来说,选择涂料产品,也增加了不少门槛和限制。
而在水性涂料行业,浩力森专注水性工业漆的研发与生产,在产品研发与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浩力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水性工业漆新国标正式执行前,就已经关注到新国标的相关标准,提前已经做了相应的技术储备,目前浩力森系列产品的VOC排放都符合***标准,部分产品的VOC排放远低于***标准;在***物质含量方面均有技术能力达到***标准,有能力满足有相关要求的客户,并已有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大量应用。
浩力森负责人表示,水性漆要想在***推广市场并大量应用,就必须解决水性漆的施工环境问题,让水性漆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产品在低温高湿环境的适应性,面漆厚涂的抗流挂性,短时间内复涂面漆流平性和失光问题,与腻子层的结合力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表现。
汽车电泳漆膜的烘干工艺
所周知,在汽车电泳漆的涂装过程中,其烘干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只有经过烘干的,才能获得性能的涂膜,而不会产生“烘干不足”或者“过烘干”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否则汽车电泳漆膜未烘干透,则会严重影响涂膜的性能,例如涂膜的附着力、耐腐蚀性、抗石击性、耐疤形腐蚀性、机械性能及耐崩裂性能等。
因此,针对以上情况的出现,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汽车电泳漆膜的烘干工艺:
1、汽车电泳漆的烘干,必须要达到工艺规定的烘干温度以及烘干时间才能完全完全固化,从而使涂膜的性能达到状态。否则其电泳漆膜的烘干温度偏低,烘干时间不足,则会导致固化不足,使电泳漆膜的附着力、耐蚀性、机械性能等变差;如果电泳漆膜的烘干温度过高或烘干时间过长,则比较容易产生过烘干,涂膜变脆等现象,严重时还会使涂膜脱落,影响下层涂膜的附着力。
2、汽车电泳漆的工件温度以及烘干时间对于涂膜的固化来说,十分重要。一旦低于规定温度和烘干时间不能固化时,会严重影响涂膜性能。当然如果是品种不同的阴极汽车电泳漆,那么它的烘干工件温度以及烘干时间也是不事,我们一般可以根据电泳涂料厂家的推荐和试验来确定。
3、一般情况来说,如果是在的烘干温度以及时间下,使所有车身金属件上的涂膜都能全部干透,并且保持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力学强度和附着力,那么该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就可认为是合适的烘干条件。一般可以通过在生产现场应经常观察涂膜的色泽变化,来判断涂膜的干燥程度。例如车身涂膜出烘干室时处于热态、不冒烟、不粘时,即表示涂膜已基本干透。
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前处理常见问题分析(二)
2.1.1、过渡段受串热的影响及其消除
过渡段,即通道内工位与工位之间的连接部位。由于通道内的温度升高,过渡段温度随之升高。从涂装质量方面看,第二水洗槽到表调槽之间的过渡段易出现工序间锈蚀问题。原因如下:(1)根据热量扩散原理,过渡段离脱脂槽较近,受串热的影响较严重,故过渡段为高温高湿环境:(2)过渡段处在脱脂槽之后、磷化槽之前,工件经过脱脂后表面油脂已被完全去除,裸板处于通道内的高温高湿环境:(3)工件从脱脂工序运行出来到过渡段之前,己通过了2个过渡段,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较长。模拟实验分以下2种流程进行。
(1)55℃脱脂3min一常温喷淋水洗30s一常温浸泡水洗30s-常温高湿晾3min。
(2)55℃脱脂3min一常温喷淋水洗30s.一常温浸泡水洗30s一高温高湿晾3min。
由以上可以看出,脱脂水洗后的试片在常温高湿的环境下放置3min后,试片表面状况良好,没出现锈蚀情况;脱脂水洗后的试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放置3min后,出现较为严重的锈蚀情况。若生产中出现锈蚀问题,不仅造成产品防腐蚀能力的降低,并且腐蚀产物会污染表调槽、磷化槽甚至钝化槽。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配备性能优良的抽风系统,以保证通道内其它工位的正常温度;二是选用清洗性能好、防锈性能强的脱脂剂。对于锈蚀工件,需重新喷砂或打磨除锈后,返工处理。
2.1.2、表调槽受串热的影响
表面调整是磷化处理中的一个工序,能够为磷化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晶核,提高膜的致密性,降低膜重。由于胶体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具有巨大的表面自由焓,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故在高温下,胶体磷酸钛会自动产生微粒,继而聚结成大颗粒,使胶体很快产生沉淀而失效。温度越高,则沉降越多。钛胶体在pH超过8.0~9.5和温度超过35℃时会沉聚,因而使用时必须控制在特定的pH和温度范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