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锅炉干渣机询价咨询 青岛科成亿
作者:科成亿电力设备2022/4/14 7:02:48
对于燃烧煤种而言,其与设计煤种之间存在偏离,此外,针对锅炉渣量来讲,其如果较设计出力,存在明显偏大情况,那么便会导致打滑、钢带跑偏及堵渣等;如果存在着比较大的渣块硬度,那么针对此时的碎渣机而言,其处于运行状态,会加重齿板磨损,缩短寿命。(2)当钢带堆渣厚度出现明显不足时,乃是造成钢带变形以及大体积渣块下落的典型诱因;另外,还需指出的是,对于钢带防跑偏装置而言,如果其处于停止运作状态,那么乃是引起钢带跑偏、打滑的典型诱因。(3)设计碎渣机缺乏合理性。针对燃烧煤种而言,如果其设计煤种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并且在具体的锅炉结渣量上,已经严重大于处理能力。(4)设计清扫链方面存在不足。在设计清扫链时,将其提升角度设定为35°,基于此工况之下,清扫链会呈现出比较低的工作效率,甚至难以外排积灰,并且还会增加压辊的实际损耗率;主要特点如下:1液压工作站运行可靠,优雅稳定,液压管道的管接头密封严密、不漏油。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因清扫链所输送的积灰与钢带所输送的灰渣,均会向碎渣机输送,受此影响与驱使,势必会导致碎渣机出现持续堆渣,并且许多渣块会被输送至清扫链当中,使其无法继续工作,并出现错齿、跑偏及脱轨情况。


4.1 试车

4.2.1 启动液压油泵,调整油压,设定输送链油压为4.5 MPa(限压为7.5 MPa),设定清扫链油压为 2 MPa(限压为3 MPa)。

4.2.2 切换输送链换向阀,对输送链进行张紧。

4.2.3 切换清扫链换向阀,对清扫链进行张紧。

4.2.4 启动输送链电机,设定频率为 5 Hz。

4.2.5 启动清扫链电机。

4.2.6 观察输送链、清扫链的运行情况(在弯段处,输送链与压轮、托辊有可能不接触,造成压轮、托辊不转动)。

4.2.7 设备运行一小时后停机,检查设备各处的密封、连接及渗漏情况。

4.3   空负荷试运行

4.3.1 空负荷运行8 小时(20Hz)。

4.3.2 记录张紧辊筒、张紧链轴的位移量,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温升,辊筒及链轴的转速,轴承座的温升等。

4.3.3 观察输送链、清扫链的运行情况,并对箱体作检查。

     将运转情况记录于表 4.3-1

4.4   空负荷调速试验(5~40Hz)


1 概述钢带输渣机安装在锅炉渣斗下部炉底排渣装置的正下方,是干式排渣系统的关键设备。它以钢带作为牵引部件,同时又作为承载部件,实现灰渣的收集和运输。工作时钢带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滚筒转动,通过驱动滚筒和钢带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钢带运行。从锅炉冷灰斗落到钢带上的灰渣与钢带一起运动,钢带的结构(双向自平衡钢网被覆承载钢板)可以吸收灰渣坠落产生的冲击力。钢带输渣机由头部动力段、上升段、过渡段、水平段、尾部张紧段和电气与控制系统组成(见图1)。6检查输送链的运行速度,电机的电压、电流、转速、温升等,以及输渣量变化时,变频调速时电机的电压、电流、转速、温升。

头部动力段设置驱动装置由两台带减速机的电机分别驱动上部的输送钢带输送灰渣和下部的刮板清扫链输送落在输渣机底部的细灰。

尾部张紧段由上、下各一对张紧液压缸分别张紧输送钢带和刮板清扫链。

钢带输渣机的上升段、过渡段和水平段均布置有托辊、托轮机构,支承输送钢带和刮板清扫链,在钢带的两侧安装有限位轮,实现输送钢带的强制纠偏。另外,在钢带机箱体侧板和头部顶板处还安装有进风口,用来冷却钢带和灰渣。过渡段增设了压辊、压轮机构,用于输送钢带和刮板清扫链改向运动。GPZS*型钢带输渣机横断面结构简图见附图2。2关断门油缸设有机械止回锁,当液压系统失灵时,仍能保证关断门安全可靠的关闭。

钢带输渣机由PLC自动控制系统和上位机操作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安全运行。


a) 将钢带加载至系统额定工况负载,将张紧压力由低向高逐渐调整,测定钢带机的启动张紧压力,填入下表2.3-3。

表2.3-3                  钢带启动压力检验表  启动张紧压力(MPa)空载额定负载(t)备    注            操作员:              检验员: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3) 空负荷运转48小时试验 (20Hz)

张紧钢带启动钢带输渣机,记录(仍按表2.3-2的内容)和采集钢带启动和稳定运行时电动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带速、台车位移、温升等。观察网带、钢带的运行情况,以及钢带位置的变化。监视过渡段、头部、尾部、侧向限位轮的运行情况。

(4)调速性能试验(5~40Hz)

钢带设置四个常用频点:5Hz,20Hz,30Hz,40Hz,在每个频率段运行2小时。

记录(仍按表2.3-2的内容)和采集电动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带速,台车位移,温升(包括各个轴承座的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同时观察以上参数在频率改变时的变化情况。

(5) 张紧与位移试验

钢带48小时空载试运开始前,记录尾部滑车的初始位置及此时钢带张紧压力。试运开始后,每间隔10h 测量1次钢带伸长量,并记录相应钢带张紧压力。在完成48小时试运行后,测量尾部滑车的位移量,结果记录到表2.3-4。


商户名称:青岛科成亿环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