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结晶物,分子量62,密度1.435g/cm3。它是一种弱酸,电离度很小,电离常数为5.8×10-10。在水溶液中会产生如下的化学平衡:H3BO3 H﹢+H2BO3-。
硼酸是光亮镀镍的必要成分。由于镀镍液属弱酸性电解液(pH﹤6),因而在光亮镀镍中除了发生镍离子在阴离子在阴极上放电而还原为金属镍的反应外(Ni2﹢+2e=Ni),还存在氢离子还原为氢气的副反应:2H﹢+2e=H2↑。因而在光亮镀镍中阴极区内的pH值会因氢气的析出而逐渐上升。当其上升到一定值就会影响电镀层质量。而硼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H﹢就能补充因氢气的析出而消耗的H﹢,以维持一定的酸度,防止酸度的急剧变化,使pH值相对稳定。这就是硼酸的缓冲作用。
电镀现场生产实践表明,光亮镍中的硼酸含量低于20 g/L时,缓冲作用较弱,当其含量达到30 g/L时,缓冲作用方始显著,所以普通镀镍液中硼酸含量宜控制在25~35 g/L范围内;一般光亮镍中常以35~40 g/L为宜;而现代光亮快速镀镍中则提倡硼酸含量在40~50 g/L范围内。之所以提倡硼酸含量宜高一些,是因为在镀镍液中的硼酸除一部分离解为H﹢和H2BO3-外,另有一部分硼酸会转化为四硼酸,反应式为: 4H3BO3 H2B4O7+5H2O。 四硼酸具有防止镍离子在阴极上形成氢氧化物或碱式盐的作用,比硼酸的缓冲作用更好。
这样,对于镀液中不知光亮剂含量,我们就可以通过做赫尔槽试验来与已知含量的样板做对比。
1.镀层有橘皮状现象
橘皮现象,有时来料本身不均匀也有此现象,一般这种现象在暗镍中就能看出。如果暗镍镀层是均匀的,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初级光亮剂的含量偏多或者溶液的pH过高。
首先测量pH,如果出现异常,先将pH调回来。如果调好pH后橘皮现象还不见好转的话,再通过电解或用活性炭对溶液光亮剂进行处理,然后通过赫尔槽试验调整光亮剂的含量。
2.镀层有
镀层有,产生的原因很多。首先观察暗镍是否有,如果有,只要在前处理及暗镍溶液中找原因就可以了。如果暗镍的镀层是均匀的,问题就出在亮镍溶液中。
在亮镍中产生的原因有:pH值不当、有机杂质或镀液中有油类物质、溶液中异金属的影响等。
因此要对以上几点进行处理,然后重新调整溶液的光亮剂再试镀。
3.镀层粗糙
镀层粗糙,有可能是材料本身表面粗糙,也可能是腐蚀了。此外,还有电流密度过大、异金属杂质过多、溶液中有悬浮物、补充的材料没有完全溶解等。
因此只要把好材料及前处理关,保持溶液及阳极板干净,电流正常粗糙的问题就解决了。
电镀工艺的影响因素1.主盐体系每一镀种都会发展出多种主盐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的添加剂体系.如镀锌有镀锌,锌酸盐镀锌,氯化物镀锌(或称为钾盐镀锌),氨盐镀锌,***盐镀锌等体系。每一体系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如镀锌液分散能力和深度能力好,镀层结晶细致,与基体结合力好,耐蚀性好,工艺范围宽,镀液稳定易操作对杂质不太敏感等优点.但是,严重污染环境.氯化物镀锌液是不含络合剂的单盐镀液,废水极易处理;镀层的光亮性和整平性优于其它体系;电流,沉积速度快;氢过电位低的钢材如高碳钢,铸件,锻件等容易施镀.但是由于氯离子的弱酸性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一方面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另一方面此类镀液不适应需加辅助阳极的深孔或管状零件。电镀工艺的影响因素
2.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光泽剂,稳定剂,柔软剂,润湿剂,低区走位剂等.光泽剂又分为主光泽剂,载体光亮剂和辅助光泽剂等.对于同一主盐体系,使用不同厂商制作的添加剂,所得镀层在质量上有很大差别.总体而言欧美和日本等发达***的添加剂,台湾次之,大陆产的相对而言比前两类都逊色。主盐与具体某一厂商的添加剂的联合决定了使用的镀液的整体性能.的添加剂能弥补主盐某些性能的不足.如的氯化物镀锌添加剂与氯化物主盐配合得到的镀液深镀能力比许多镀锌镀液的深度能力好。电镀工艺的影响因素3.电镀设备挂具:方形挂具与方形镀槽配合使用,圆形挂具与圆形镀槽配合使用.圆形镀槽和挂具更有利于保证电流分布均匀,方形挂具则需在挂具周围加设诸如铁丝网之类的分散电流装置或缩短两侧阳极板的长度,使用如图所示的椭圆形阳极排布。搅拌装置:促进溶液流动,使溶液状态分布均匀,消除气泡在工件表面的停留.电源:直流,稳定性好,波纹系数小。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