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铜器的含锌量都很低,一般在10-z数量级。西汉、新莽的钱中有板个别的铜锌甘金钱,其中有的钱币中锌的含量达到7%,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黄铜铸钱产生于西汉新莽之际。因为这些铜锌合金是极个别现象,其含锌量又普遍较真正意义上的黄铜含锌量15%一40%要小得多。所以我们认为这些含锌的铜钱是汉代在“即山铸钱”中使用铜锌共生矿时产生的。据对有关矿山进行调查后发现,山东的昌潍、烟台、临沂及湖北等地都有资源丰富的铜锌共生矿,这就使冶炼后的铜含有一小部分锌。铸造黄铜制品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粉碎的锌矿和木炭跟铜块混合起来加热,使锌和铜结合在一起,再加热使合金熔融,然后将铜液灌入铸模。到了唐代,由于铸钱材料的规范化,使所铸行的钱币中锌的含量均为恒量。
凯塞厂选用两段法与三段法相联系的工艺流程,选用此种流程有利于下降能耗并能进步有价金属的归纳收回率。出产设备为传统的鼓风炉、转炉、固定式反射炉与惯例的电解设备。该厂有两台鼓风炉,风口区截面积3.75平方米(2.5×1.5米),日处置量为150吨,床能率40吨/平方米.昼夜,焦率17%,鼓风炉废渣含铜〈1%。其间一台鼓风炉用来处置铜碎屑和粉状含铜物料,物料在入炉之前要颠末制团;另一台鼓风炉处置黄杂铜及块状含铜渣料。鼓风炉产出的档次为75-85%的黑铜在两台30吨转炉中吹炼。两台阳极炉为固定式反射炉,床面积60平方米.日,单位油耗70-80公斤/吨阳极,炉内衬为铬镁砖。反射炉熔炼进程中,选用氧气氧化,插木复原法。其它常见的分类等级还包括加铅黄铜、黄铜与低锌黄铜、黄铜、汽车散热片、高铜黄铜(红色黄铜),以及应用十分广泛的高速切削黄铜,其车屑直接再生,以同成分合金的形式用于重新加工黄铜产品。
2、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但是应当承认当时人们已能够制造容器。此外,在龙山文化中常见红色或***陶鬶,且流口,腹裆部常有模仿的金属柳钉,如果认为这时的铜鬶容器与夏商铜鬶,爵、斝容器功能一样的话,当时的青铜器已经在或开始转向礼器了。黄铜中加入锡,可明显提高合金的耐热性,特别是提高抗海水腐蚀的能力,故锡黄铜有“黄铜”之称。
3、一般小遗址也出土铜制品,一般居民也拥青铜制品。此外,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多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等的几何文饰,三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