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期,***放开对火柴价格的控制,我国火柴业发展出现井喷,火柴市场经历了一个异常火爆的时期。随着火柴生产热,众多私人小火柴厂也迅速发展起来,为抢占市场,拼血本竞相降价。
同时,随着方便、轻巧的打火机被消费者接受,火柴市场逐渐萎缩。再加上许多老火柴厂在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火柴厂开始出现倒闭潮。
整梗过程难免会遇到折断弯曲、长短不齐的火柴梗,如果像日本人一样一根根手工挑出来着实太过费事,有了机器以后,不合长度的火柴梗便一律由机器剔除,然后依次整齐地放置在方形木盘里备用,这才便进入了排版。排版机是一块很大的铁板,板上则有无数小孔,孔径一般不过3个毫米,正好可供一根火柴梗钻孔穿过,树立起来便形成火柴梗冒头的景象,然后便可上药。在电脑的帮助下,何峰明白了后世安全火柴的配方——说穿了便是、、白蜡、牛胶、的混合物。
元末陶宗仪在《辍耕录》中写到,“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烛也。”都应该算作是火柴的雏形。不过,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法烛》条中记载:“汉淮南王招致方术之士,延八公等撰《鸿宝万毕方》,法烛是其一也,余非民所急,故不行于世,然则法烛之起,自刘安始也。火柴盒的材料也是多样,金、银、铜、铁、锡、铝、木、瓷、珐琅、景泰蓝等,与能工巧匠的超凡构思结合起来,就出现很多的超乎想象的艺术品了,花卉百鸟、吉祥动物、龙凤呈祥等图案,无不成其选用的题材,至于纸质商标的丰富与讲究,亦是五彩斑斓的。
与之同期的1877年的上海自来火 .1879年的广东佛山七巧明火柴厂及1889年四川重庆的森昌火柴厂等少数中国民族火柴工业与外国洋火相抗衡。1880年,英商美查兄弟在上海设立了燧昌自来火局,成为外国火柴商在华早开办的火柴厂.后又有英商日商瑞商纷纷在中国沿海城市设厂生产推销火柴,日商办厂数量,其始于清末 、盛于民初,计有上海1家、 济南1家 、济南1家、 青岛5家 、天津2家 、东北三省包括分厂在内近10家。为达到在华倾火柴的目的,外国火柴商在都采用商标,有的还加注"在华制造" "中国制造"或"上海制造"等字样。一位老崇明说:“火柴盒上的火花纸是我人生中的收藏,那些图文并茂的火花连同童年的故事深深地刻在了记忆深处,小小的火花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