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反应器(厌氧塔三相分离器)启动、运行过程中需注意与VFA相关的问题
厌氧反应器(厌氧塔三相分离器)启动、运行过程中需注意与VFA相关的问题
厌氧反应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VFA的浓度小于3mmol/l,但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VFA出现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不必太过惊慌。①厌氧反应器启动阶段,当环境因素如出水pH、罐温正常时,出水VFA过高则表时反应器(厌氧塔三相分离器)负荷相对于当时的颗粒污泥活力偏高。出水VFA若高于8mmol/l,则应当停止进液,直到反应器内VFA低于3 mmol/l后,再继续以原浓度、负荷进液运行。②厌氧反应器运行阶段,运行负荷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出水VFA浓度的升高,当出水VFA高于8mmol/l时,不要停止进液但要仔细观察反应器(厌氧塔三相分离器)内pH值、COD值的变化防止“酸化”的发生。增大负荷后短时间内,产气量可能会降低,几天后产气量会重新上升,出水VFA浓度也会下降。但如果出水VFA增大到15mmol/l则必须把降至原来水平,并保证反应器内pH不低于6.5,一旦降至6.5以下,则有必要加碱调节pH。
厌氧塔三相分离器的控制指标
厌氧塔三相分离器的控制指标
(1)氧化还原电位:利用测定氧化还原电位的方法判定厌氧反应器内的多个氧化还原组分系统是否平衡状态,虽然这种方法可靠性较差,但由于氧化还原电位测定简单,和其他监测指标结合起来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丙酸盐和盐浓度比:如果厌氧反应器有机负荷超过正常范围,在其他运行参数发生变化之前,丙酸盐和盐浓度之比会立即升高。因此可以将丙酸盐和盐浓度之比作为厌氧塔三相分离器超负荷引起运行异常的灵敏而可靠的警示指标。
(3)挥发性酸VFA:挥发性酸的异常升高足厌氧反应器中产菌代谢受到***的指标。
(4):是降解芳香组氨基酸和木质素等人分子有机物产生的中间产物,当处理含有这类污染物的污水时,厌氧处理出水中含量足比挥发性酸更为敏感的反映厌氧塔三相分离器运行状态的指标。
(5)甲硫醇:甲硫醇气味独特,即使含很低,人们也能凭嗅觉感觉出来。甲硫醇含量突然增加(气味突然出现或加大)往往表明进水中氯代烃类***物质含量突然增加。
(6)- :氧化碳C0: CO的产生与的产生密切相关,C0 难溶于水,可以实现在线监测。气相中CO的含量和液相中盐的浓度有良好的相关性,CO的含量变化与***和由有机毒性所引起的***作用也有关系。
厌氧塔三相分离器厌氧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颗粒污泥洗出
原因:气体聚集于空的颗粒物中,在低温、低负荷、低进液浓度易形成大而空的颗粒污泥;颗粒形成分层结构,产酸菌在颗粒污泥外大量覆盖使产气菌聚集在颗粒内;颗粒污泥因废水中含大量蛋白质和脂肪而有上浮的趋势。
解决方法:增大污泥负荷;应用更稳定的工艺条件,增加废水预酸化程度;采用预处理(沉淀或化学絮凝)去除蛋白与脂肪。
2. 絮状的污泥或表面松散 “起毛”的颗粒污泥形成并被洗出
原因:由于进液中悬浮物的产酸菌的作用,颗粒污泥聚集在一起;在颗粒表面或以悬浮状态大量的生产产酸菌;表面“起毛”颗粒形成,产酸菌大量附着于颗粒表面。
解决方法:从进液去除悬浮物;增强废水预酸化度。
3. 颗粒污泥破碎分散
原因:由于负荷或进液浓度突然变化;预酸化度突然增加,使产酸菌处于饥饿状态;或***物质存在于废水中。
解决方法:应用更稳定的预酸化条件;进行脱毒的预处理;延长驯化时间稀释进液;降低负荷与上升流速度以及水流剪切力,采用出水循环以增大选择压力,使絮状污泥洗出。
厌氧塔三相分离器上午运行
厌氧塔三相分离器运行的原始阶段:这一阶段就是指管式反应器负载小于2KgCOD/(m3.d)的阶段。这一阶段反映池负载从0.5-1.5kgCOD/(m3?d)或污泥负载0.05-0.1公斤COD/(kgVSS?d)逐渐。这一阶段洗出的污泥种泥中细微的分散化污泥,洗出的缘故主要是水的名流速率和慢慢造成的小量沼液。进到厌氧池子消化吸收溶解污水的溶液浓度值不超COD5000Mg/L,并按要求操纵渗水,少的COD负载为100mg/L。进液浓度值不符应开展稀释液。
厌氧塔三相分离器进液时不必有意严控全部加工工艺主要参数,但应需注意甲酸浓度值,应维持在100mg/L下列。进液选用中断冲击性方式,即每3~4钟头一次,每一次5-10min,以后逐渐减断时间间隔至1小时,每一次进液時间逐渐提高20~30min。起止阶段,渗水时间间隔太长时,则应每过1小时启动泵对污泥拌和一次,每一次3~5min。
厌氧塔三相分离器运行第二阶段:当管式反应器容量负载升高到2-5kgCOD/m3?d的运行阶段。在这一阶段洗出污泥量扩大,在其中大多数为絮状物的污泥。洗出的缘故是胀气和名流速率的提升造成的污泥床的澎涨。很多污泥洗出的結果是在留有的污泥中逐渐造成颗粒污泥。一般在从开始运行到40d上下,能够在管式反应器底端观查到颗粒物污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