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A积累产生的原因
VFA积累产生的原因
厌氧反应器(厌氧塔反应器)出水VFA是厌氧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出水VFA浓度过高,意味着甲1烷菌活力还不够高或环境因素使甲1烷菌活力下降而导致VFA利用不充分,积累所致。温度的突然降低或升高、毒性物质浓度的增加、pH的波动、负荷的突然加大等都会由出水VFA的升高反应出来。厌氧塔反应器进水状态稳定时,出水pH的下降也能反能反映出VFA的升高,但是pH的变化要比VFA的变化迟缓,有时VFA可升高数倍而pH尚没有明显改变。因此从监测出水VFA浓度可快速反映出反应器运行的状况,并因此有利于操作过程及时调节。过负荷是出水VFA升高的原因。因此当出水VFA升高而环境因素(温度、进水pH、出水水质等)没有明显变化时,出水VFA的升高可由降低反应器(厌氧塔反应器)负荷来调节,过负荷由进水COD浓度或进水流量的升高引起,也会由反应器内污泥过多流失引起。
厌氧塔反应器维持效率的基本条件
厌氧塔反应器维持效率的基本条件
(1)适宜的pH值:为使厌氧顺利进行,反应器中的pH值必须在6.5~8.2之间。.
(2)充足的常规营养:厌氧塔反应器反应器内氮的浓度必须在40~70mg/L范围内才能满足需要,而磷和硫化物维持较低的浓度即可满足需要。菌对硫化物和磷有专性需要,必须在反应器内保证其含量,有时需要向进水中投加磷肥和***盐。
(3)必要的微量专性营养元素:对菌有作用的专性营养元素有铁、钴、镍、锌、锰、钼、铜甚至硒、硼等很多种,缺少其中- -种就可能严重影响整个生物处理过程。
(4)合适的温度:厌氧塔反应器厌氧反应一般在30~37C的中温条件下运行。
(5)对毒性适应能力:必须完成厌氧微生物对***物质适应性的驯化。
(6)充足的代谢时间:要同时保证厌氧生物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固体停留时间SRT。
(7)适量的碳源:厌氧塔反应器来自进水中的有机物要满足异养型菌用于生物合成所需要的碳源。
厌氧塔工作原理
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为5个区:混合区、厌氧区、第2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水、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
厌氧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
气液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第2厌氧区:经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2厌氧区。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2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沉淀区:第2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2厌氧区污泥床。
从IC反应器工作原理中可见,反应器通过2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获得高污泥浓度;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