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厌氧塔厌氧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颗粒污泥洗出
原因:气体聚集于空的颗粒物中,在低温、低负荷、低进液浓度易形成大而空的颗粒污泥;颗粒形成分层结构,产酸菌在颗粒污泥外大量覆盖使产气菌聚集在颗粒内;颗粒污泥因废水中含大量蛋白质和脂肪而有上浮的趋势。
解决方法:增大污泥负荷;应用更稳定的工艺条件,增加废水预酸化程度;采用预处理(沉淀或化学絮凝)去除蛋白与脂肪。
2. 絮状的污泥或表面松散 “起毛”的颗粒污泥形成并被洗出
原因:由于进液中悬浮物的产酸菌的作用,颗粒污泥聚集在一起;在颗粒表面或以悬浮状态大量的生产产酸菌;表面“起毛”颗粒形成,产酸菌大量附着于颗粒表面。
解决方法:从进液去除悬浮物;增强废水预酸化度。
3. 颗粒污泥破碎分散
原因:由于负荷或进液浓度突然变化;预酸化度突然增加,使产酸菌处于饥饿状态;或***物质存在于废水中。
解决方法:应用更稳定的预酸化条件;进行脱毒的预处理;延长驯化时间稀释进液;降低负荷与上升流速度以及水流剪切力,采用出水循环以增大选择压力,使絮状污泥洗出。
厌氧反应器污泥投加启动第二阶段
厌氧反应器污泥投加启动第二阶段
启动第二阶段:当沼气厌氧塔容积负荷上升到2-5kgCOD/m3?d的启动阶段。在这一阶段洗出污泥量增大,其中大多为絮状的污泥。洗出的原因是产气和上1流速度的增加引起的污泥床的膨胀。大量污泥洗出的结果是在留下的污泥中开始产生颗粒状污泥。一般在从开始启动到40d左右,可以在沼气厌氧塔底部观察到颗粒污泥。
在这一阶段污泥负荷的增加较快,这是因为污泥对手废水的驯化过程基本完成,污泥的活性增加。这一阶段末期,污泥的洗出由于颗粒污泥的形成而减少,颗粒污泥的良好沉淀性能使其保留在反应器内。这一阶段里,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由于絮状污泥的洗出降低到蕞底的程度。而实际上,在沼气厌氧塔里对较重的颗粒污泥和分散的、絮状的污泥进行了选择。
沼气厌氧塔沼气厌氧塔(厌氧塔)调试
沼气厌氧塔沼气厌氧塔(厌氧塔)调节
温度。厌氧废水处理分成超低温、中柔和高溫三类。至今大部分厌氧废水处理系统软件在中国温范畴运作,在这里范畴温度每上升10℃,厌氧反应速率约增加一倍。中温工艺以30-40℃更为普遍,其好解决温度在35-40℃间。高溫工艺多在50-60℃间运作。在以上范畴内,温度的细微起伏(如1-3℃)对厌氧工艺不容易有显著危害,但假如温度下降力度过大(超出5℃),则因为淤泥活力的减少,沼气厌氧塔的负载也理应减少以避免因为过负载造成管式反应器酸累积等难题,即大家常说的“碱化”,不然沼液生产量会显著下降,乃至终止造成,此外蒸发酸累积,出水出水pH下降,COD值上升。
注:之上说白了温度指厌氧管式反应器内温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