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领域
人工智能领域的视觉技术主要是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视觉。虽然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被广泛提及,但是其应用的技术包括了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技术,应用场景也稍有不同。图像识别主要应用在图像终端,如人脸识别摄像头;计算机视觉主要是应用于动态图像的分析和静态图像分析。可以说,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视觉技术的基础元素。
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当前技术相对其他技术领域较成熟、技术发展快、市场需求量大的领域,比如人脸识别,在光线好的情况下,正面人脸识别机器的准确率能达到99.99%,人脸识别在、物业安保、***、证券、***、教育、电子商务、机场、地铁等场景应用广泛。前瞻研究院《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前瞻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
工业机器人应用面临技术难点
要实现机器人的灵巧运动控制,就要确保机器人运动的性和操作的平稳型。谭建荣认为,运动性问题,从技术上看就是如何实现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求解。使机器人运动具有平稳性,就要进行动力学的分析。因为理论上机器人的关节是一个点,实际上机器人的关节有间隙,运动副间隙引起的冲击与振动会影响机器人工作的平稳性。
工业机器人还面临布局多样性的问题。目前来说,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占比较多的行业是汽车(含汽车零部件、整车、汽车电子)、3c电子、金属加工。尤其是3C电子领域,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对于柔性要求、精度和速度就相对更高,使用工业机器人时就必须考虑如何布局设计快速地适应公司的新产品、新工艺。如果出现机器人不能适应产线调整,或者调试机器人耗费时间过长,甚至完全不匹配新产品的情况,那么引入机器人可能会带来更多成本。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作业流程设计、运动学动力学设计以及它的性和平衡性的设计,从而让机器人变得更加柔性化,能够适应不同的产品生产模式。
浪潮云推出“质量码QID”
浪潮云展台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产品——“质量码QID”。与疫情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健康码类似,浪潮云推出的“质量码QID”力求通过“一物一码、一物一档”的方式,实现工业生产中产品的信息融合,颠覆传统工业生产中的制造方式和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自2017年起,QID已服务3000多家企业,累计赋码产品1.3万种、赋码11.69亿个。
第十六届天津工博会现场买家数量近90,000人次
第十六届天津工博会现场买家数量近90,000人次,海外买家占比5.3%。按照行政区域分析,展会本地观众信息占总体观众比例的34.18%,此外,观众来自非展会举办地的各区域比例为:来自华北地区的观众占相对比例的48.38%。其他区域分别为华东22.05%,华南9.37%,华中5.07%,西北0.54%,东北4.58%,西南0.79%,港澳台观众占比2.19%,2019年3月7-10日,第十五届天津工博会的举办,受到了各级部门、产业园区及国际商协会的关注和支持。展会达到了多方共赢的目标。现场震撼数据,成为展会的一大突出亮点,据悉第十五届天津工博会现场有近1000个展出,***化比例达21%,特装企业数量超过45%,80%以上的企业表示会继续参加下一届展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