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清孔后导管内水压需掉吗?你在混凝土灌注前不是需要安装料斗的吗?在安装料斗前你将导管上接水管的盖头拆掉时水会自然上冒的待水冒停了就好接料斗,开始混凝土浇筑了,第1斗的初灌量要计算好,一般是采用铁盖将管先堵好,待料斗的混凝土完全满足导管内混凝土的用量及导管预埋深度时快速拿到堵头即可。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关于灌桩导管的相关的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更多的帮助
1、基础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2、水下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除应满足本规范第7.2、7.3节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小于是2.5h。
②粗骨料优先选用卵石,如采用碎石宜增加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粗骨料的zui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zui小净距的1/4,同时不得大于40㎜。
③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④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宜采用0.4~0.5,水胶比宜采用0.5~0.6。经试验,可掺入部分粉煤灰(水泥与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350㎏/m3,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m3)
水下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宜向孔底射水(或射风)翻动沉淀物3~5min。
②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中途停顿时间不宜大于30min。
③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④灌注混凝土应采取防止钢筋骨架上浮的措施。
⑤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其不意0.5~1m。
⑥使用全护筒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护筒子底端应埋于混凝土内不小于1.5m,随导管提升逐步上拔护筒。
混凝土搅拌设备的要求
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能力,应能满
足桩孔在规定的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掺加缓凝剂,或者增加搅拌机数量。
2.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要求水下混凝土的泵送机具宜采用混凝土泵,距离稍远的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采用普通汽车运输时,运输容器应严密坚实,不漏浆,不吸水,便于装卸。混凝土不应离析,否则不能使用,以免造成堵管而发生断桩事故。
3.钢导管的要求水下混凝土一般采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200~300mm,视桩径大小而定。导管使用前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对其各项质量指标认真检查、试验。
进行水密承压 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内压
力的1.3倍。
(2)、接头抗拉试验。防止导管在灌注过程中被拉断而出现断桩事故。
接头螺丝的拆卸试验。防止螺丝因生锈、变形等无法拆卸而出(3)、
现断桩事故。
过球试验。防止导管局部变形或管内有结块混凝土块等而使(4)、
首批混凝土灌注失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