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初冷器清洗方式为:关闭煤气出入口截门、循环水出入口截门(放空水)、打开顶部放散后初冷器内通蒸汽、喷洒混合液(先Ⅱ段再Ⅲ段后Ⅰ段喷洒氨水)。虽然这种方法会将大部分横管上的萘、焦油等清除,但考虑到混合液可能存在量不足,存在泄压现象及横管上的焦油垢不易清除,需改变初冷器清洗方式:①为防止混合液喷洒不均匀(混合液量不够,导致喷洒管前半部分泄压,造成初冷器后半部分清洗不彻底),在清洗初冷器时混合液喷洒管开两根,清洗一段时间后再开另两根,进行交替清洗。②由于初冷器Ⅲ段水温,日常使用过程中也不喷洒混合液,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横管上易形成硬质焦油等,在清洗过程中若仅仅喷洒混合液很难清除硬质焦油。所以,对初冷器Ⅲ段的清洗需改变方式:在初冷器Ⅲ段上部(可借用喷洒管口)做满流口引至初冷器液封,将混合液通入至满流口位置,然后通入蒸汽加热。

很多焦化厂都普遍存在初冷器泄漏,泄漏时查漏难度较大,检修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剩余氨水负荷剧增,蒸氨困难,碱液混合器及蒸氨塔频繁堵塞的现象,废水长期超标的现象。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了一套系统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定性方法。取部分初冷冷凝液用滤纸过滤,向过滤后的清液中加入适量的片碱调节PH至10左右,然后在电炉上加热,沸腾后关闭加热,冷却后观察溶液中若有絮状沉淀,则说明初冷器有泄漏,若没有则说明初冷器没泄漏。虽然煤气饱和水中含有钙、镁、铁等离子,但经焦炉集气管用氨水(PH值11~12)喷洒,高温碱性条件下,焦炉煤气中的钙镁铁离子在集气管就基本被沉淀转移至焦油渣中。当初冷器泄漏时会把循环水的钙、镁、铁等离子漏入初冷冷凝液中,而钙、镁、铁等离子在碱性加热的条件下会变成絮状沉淀。
冷器阻力高的原因是:
1.初冷后煤气温度过低。
2.混合液喷洒效果差。
3.混合液的焦油和氨水的比例超标。
4.初冷前的吸力大。
5.焦炉的操作和配煤的关系。
不管是哪一种使初冷器的阻力升高,终都是初冷器内部的焦油、萘、焦粉、煤粉多而造成的。
降阻力的方法有三种:
1.用蒸汽清,但用蒸汽会污染环境和减少初冷器的使用寿命,所以一般不用只在大检修时用。
2.热氨水,热氨水清时会是煤气中的氨气升高,腐蚀管道,设备。
3.热煤气清扫,热煤气会是煤气的体积增大,萘,焦油含量增大,风机功率增大。
其实我们可以把热煤气和热氨水一起清。在开二备一时,将先清的那个初冷器的出口阀门关三分之二将低温水关闭,再关循环水直到温度到50℃左右。要观察集合温度的情况,如果升高就再关煤气出口,但不要关死。在此间阻力会升高不用慌,这是必然的。然后再打开热氨水清洗。时间不用太长。
关煤气出口时不想集合温度过高,会减少萘,焦油在电捕冷凝下来使电捕阻力升高,用热氨水是将软化的焦油,萘等有好的流动性,可以顺利排出。这样清的时间短降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