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光膜也称BEF,是在透明性非常好的PET表面,使用丙1烯酸树脂,精密成型一层均一的棱镜图案的光学薄膜。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和信息光学的发展,光学薄膜不仅用于纯光学器件,在光电器件、光通信器件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代信息光学、光电子技术及光子技术的发展,对光学薄膜产品的长寿命、高可靠性及高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发展了一系列新型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技术,并为解决光学薄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全1面的解决方案。包括高强度激光器、金刚石及类金刚石膜、软X射线多层膜、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和光通***光学膜等。
增光膜BEF的发展历史: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个地下室,一位3M的研究员正在做实验。由于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冬日的太阳整日低低地挂在地平线上方,于是他发明了一种带棱镜的玻璃导管,斜射的阳光射入导管一端后,会沿着导管壁传播,整个管子像个灯管通体发亮,令地下室顿时明亮许多,在这之后,3M采用薄膜技术生产这种光导管。
就光学反射膜而言,只通过调整各层的膜厚、折射率,就能够控制反射波长。由此,就光学反射膜而言,通过与其使用目的相符的设计,能够对于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选择性地使其反射。
其中,特别地,由于近年来的对于节能对策的关心的高涨,从减少对冷气设备施加的负荷的观点出发,安装于建筑物、车辆的窗玻璃而将太阳光的***的透过进行阻断的红外屏蔽膜的期望正在提高。
增光膜特征:
1.将光源发出的分散光向正面方向聚集,以提高亮度。
2.两片正交使用情况下,可将正面亮度提高约100[%]。
3.厚度仅为155μm,基本对显示设备厚度无影响。
简单的光学薄膜模型是表面光滑、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薄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光的干涉理论来研究光学薄膜的光学性质。当一束单色平面波入射到光学薄膜上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向由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给出,反射光和折射光的振幅大小则由菲涅耳公式确定(见光在分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