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花、羊毛、蚕丝和羽绒四大天然保暖材料中,鸭绒的保暖性能强。法国、德国的科研机构把羽绒被誉为理想的寝具。我国的大***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曾提到:“选鹅腹绒毛为衣,被絮,柔软而新性寒,尤宜解***之惊痛。”用现代的观点解释,鸭绒被的***功能是因鸭绒独特的轻柔保暖和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所决定的。从保暖程度上看,法国的科研机构公布的研究结果认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保暖材料超过羽绒的保暖性能,因为羽绒是星朵状结构,每根绒丝在放大镜下均可以看出是呈鱼鳞状,有数不清的微小孔隙,含蓄着大量的静止空气,由于空气的传导系数低,形成了羽绒良好的保暖性,加之羽绒又充满弹性,以含绒率为50%的羽绒测试,它的轻盈蓬松度相当于棉花的2.5倍,羊毛的2.2倍,所以羽绒被不但轻柔保暖,而且触肤感也很好。
2、吸湿发散
另外,鸭绒还具有其他保暖材料所不具备的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据测定,人在睡眠时身体不断向外发散汗气,一个成年人一夜散发出的汗水约100克左右,鸭绒能不断吸收并排放人的释放出的汗水,使身体没有潮湿和闷热感。综上所述,因为鸭绒所特有的轻柔保暖、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所以盖鸭绒被睡眠就会倍感温暖舒适,又无压迫感,是血压正常,很快进入甜美梦乡,故在美容上也有好的效果,“鸭绒被下出美女”正是因为这个道理。
随着鹅绒挺进羽绒市场,一些京城媒体纷纷出现“鹅绒有望取代鸭绒”,“鸭绒服快退休了”及“鹅鸭***”等字眼。一时间,鹅绒、鸭绒大有你死我活之态势。日前,中国羽绒协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鹅绒上市是丰富了羽绒品种,而不能称之为“升级换代”。
据中国羽绒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姚小蔓介绍:鹅绒、鸭绒统称为羽绒,80年代以来,羽绒服就成为人们冬季的主要御寒服装。目前市场上的羽绒服大多以鸭绒为主要原料,其性能价格比合理,是主要原因。羽绒是畜牧养殖业的副产品,因消费习惯等原因,我国的鸭产量,远大于鹅产量,鸭绒产量也大于鹅绒产量,市场上鸭绒的价格也比鹅绒低许多。以90%含绒率为例,鹅绒每500克145元,但鸭绒每500克85元。羽绒的保暖性是由其蓬松度决定的,一般讲鹅绒朵大一些,蓬松度好一些,鸭绒朵小一些,蓬松度差一点,而是因地域、品种不同有所差别。含绒量相同的情况下,鸭绒、鹅绒的保暖性相差仅在10%左右,价格相差40%左右。多年来国内外羽绒服都以鸭绒为主要原料,性能价格比合理是主要原因。
有生产鹅绒服的厂家在宣传中声称鸭绒有味,除味剂对身体***,鹅绒无味因而环保,其实是误导消费者。鹅绒、鸭绒的生产过程都是一样的,都要经过洗涤、除味、高温消毒、烘干、分毛等工序,***后按标准生产出不同含绒率的羽绒。符合标准的羽绒是无味、无害的,而有异味的羽绒都是不符合标准的。
鹅绒早已有之,以前多用于羽绒被及原料出口。我国是羽绒及制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羽绒行业的许多厂家都按外销定单,定牌生产羽绒服,其原料也是鸭绒为主,所谓“发达***主要以鹅绒为羽绒服原料”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况且作为消费者,主要考虑的是保暖等实用性,价格承受能力,是鹅绒还是鸭绒并不重要。
据悉今年外销订单下降,又有许多生产企业加入羽绒行业,所以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笔者以为,企业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卖点并无过错,但如果不惜误导消费者采取不光彩的手段,***终会损害自己的品牌形象,其做法实不足取。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