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好的电池片拼接起来,并按照规定的顺序将各叠层进行铺设。
组件拼接演示
3.4 质量要求:
1 检查电池片是否有裂纹、缺损,若有应更换。
2 电池串接条之间间隙是否一致 , 不允许有明显偏差。
3 正负极引出位置必须正确。
4 检查组件内部各层表面,严禁各种杂物进入组件。
⑤ 叠层铺设时有没有按照工艺过程卡执行。
3.5 注意事项:
1 在铺设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各层位置居中对称。
2 汇流条焊接时,在焊接处一律用统一工具按住汇流条。
3 整个工作台面要保持清洁。
4 层压:
太阳能电池的 I-V 特性
基本上,太阳能电池包括一个 p-n 接点,光能(光子)在此使得电子和空穴重新组合,从而产生电流。由于 p-n 接点的特性类似于二极管,因此我们通常将图
电流源 IPH 生成的电流与太阳能电池接收的光照量成正比。假定他说的6小时光照是下午到中午这一段时间,那麼能够算4小时全输出功率发电,换句话说2块20W的板子每日能够发电2*1。在不接负载时,几乎所有生成的电流都流经二极管 D ,其正向电压决定着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 (VOC) 。 VOC 因不同类型太阳能电池的具体特性而有所差异。但对大多数硅电池来说, VOC 值都在 0.5V ~ 0.6V 之间,这也是 p-n 接点二极管的正常正向电压范围。
并行电阻 (RP) 表示实际电池发生的较小漏电流,而 Rs 则表示连接损耗。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生成的电流会有更多一部分偏离二极管而进入负载。对大多数负载电流值来说,这对输出电压仅产生很小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随着二极管的 I-V 特性不同而略有变化,且串联电阻 (RS) 也会造成较小的压降,但输出电压基本保持为常量。不过,在某一时刻,通过内部二极管的电流会非常小,导致偏置不足,这样二极管上的电压会随负载电流的上升而快速下降。因而,以便较大程度地减少电池串联和并联的损害,务必将性能相仿的单个电池组成部件。后,当所有生成的电流都流经负载而不通过二极管时,输出电压为零。这种电流称作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 (ISC) ,它与 VOC 都是决定电池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因此,我们将太阳能电池视为 “ 电流有限的 ” 电源。当输出电流增加时,输出电压会下降,后降为零,这时负载电流为短路电流。
优化电池充电器设计,以从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电力
我们可通过几种不同方法来跟踪太阳能电池板系统的 MPP ,不过这些方法通常会比较复杂,特别对等关键任务系统来说更是如此。1 、太阳能发电板仅仅将聚光转化成电磁能的设备,而没法存储电磁能。不过,在许多低成本系统中,我们并不必强求 MPP 跟踪系统的性。简单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只要能收集到可用能量的 90% 左右就可以了。充电控制系统如何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接近 MPP 呢?
动态电源路径管理 (DPPM) 技术能满足跟踪 MPP 的设计挑战。电压就是指蓄电池的额定值电压即一切正常工作中电压,一般有 3V 、 6V 、 12V 、 24V 、 36V 等。图 4 显示了锂离子电池充电应用的电路,可实现太阳能电池板电力的化,且我们能用 MOSFET Q2 来调节电池充电电流、充电电压或系统总线电压。太阳能电池板用作电源,对单节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一系列硅单元串,每串包括 11 个硅单元,就好像电流有限的电压源,电池板的尺寸及光照量决定着电流的大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