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的复苏人员
AED操作者包括社区内的人员,PAD的快速反应人员可分为以下三类:
(1)非医务急救人员,如、消防员、保安、船员、以及飞机上的服务员等。他们有职责对急件做出反应,只要求其掌握CPR技术。在PAD项目中,他们具有使用AEDs的能力。
(2)岗位急救人员,又称工作场所地救助人员或公众救助人员。其多为参加PAD项目的人员。由于岗位急救人员每天都在固定场所工作,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是首先使用AED的人。这种部署可有效缩短社区或工作场所发生心脏骤停后的除颤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3)高危人群的救护人员,是指与高危患者同住的家人或朋友。他们参加早期除颤课程的学习,掌握在家人或朋友可能发生心脏性猝死时如何进行CPR并使用AED的方法。
AED电除颤的方法
对一个心室颤动患者来说,能否给予成功地电除颤,使被抢救者存活,决定从室颤发生到行电除颤的时间。
除时间因素,标准除颤器的使用,需选择适当的能量,以能产生足够穿过心脏(心肌)的电流,而达到除额的效果,同时要尽量减少电流对心脏的损伤。
如果电除颤时所给的能量或电流太小,而不能终止,能量或电流太大则会造成心脏损害。由于***体型与除颤所需能量间无明确关系,而经胸电阻抗的大小却起着重要作用。
生命“绿码”——AED
2021年6月13日,欧洲杯B组小组赛丹麦与芬兰之战出现了令全世界球迷揪心的一幕:比赛第42分钟,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没有任何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昏迷,8秒之后队医抵达现场,52秒后AED到位,在现场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急救约14分钟后,埃里克森摆脱了生命***。
2022年3月25日19时左右,北京地铁8号线车厢内,一名乘客突然倒地,意识模糊,情况不明,地铁工作人员立即通过站内广播寻找医护人员帮助,恰巧路过的两名医生很快赶到现场,此时患者脸色发青,已经没有呼吸,医生们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CPR),并取来了地铁站配置的AED,经过一番生死时速的抢救,该乘客逐渐***了自主呼吸和心跳。根据AED管理系统后台数据,本次用于抢救的AED在19时09分23秒开机,14秒后,AED便已经以150J能量为体重200斤的患者成功除颤。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