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人员的培训
(1)技术的巩固:社区调查结果显示,经培训的非急救人员,如果从未实践救治过脏骤停患者,几年后就会忘记所学的技术操作。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办法以保证现场急救人员掌握并年记BLS和AED技术。建议要经常进行模拟练习,如在心脏骤停模型上使用AED。
(2)训练的次数:通常3~6个月训练1次,这样的时间安排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保持长期不忘成功的办法是让复苏人员定期经常性地快速检查仪器,具体内容包括:检查除颤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开关,在心中回顾如有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应进行操作的步骤。AHA和ECC和国际小组提倡,每6个月进行1次技术回顾和演练,要求必须在预计时间内赶到现场并履行职责。一般应在4~5分钟内赶到现场并完成除颤,取AED仪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运动猝死是有机会被挽救的
去年欧洲杯上,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心脏骤停倒地后,队医仅用52s拎着AED冲到现场并成功施救的案例,让大家看到了AED对于救治心脏骤停的作用。
运动场所AED的配置要考虑移动特性及专人值守这些运用要求。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内。如果运动场所配置AED,且专人值守,事故发生后,责任人任务清晰明确,节约了判断、寻找及取用等操作,能够快速到场,那么场内人员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
急救知识、急救设施、急救培训
二、配备校园急救设施试点学校要参照有关学校卫生工作标准、校园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等,结合学校规模、环境、地势、交通、建筑等实际情况,配备足用、实用、适用的校园急救设施设备。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学校逐步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三、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各地要积极会同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部门,***培训试点学校校医、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班主任等教职员工,鼓励支持师生通过应急救护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对取得救护员证书的人员开展救护师资培训,培训合格的师资在军训期间等对学生进行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培训。
维伟思,为校园急救提速
近年来,校园猝死事件时有发生。AED作为“救命神器”,能够提高猝死的抢救成功率。如果在心脏骤停的1分钟内使用AED,救活概率为90%。在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背景下,AED进校园显得尤为迫切。
AED进校园只是步,要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强化急救知识普及和操作技能培训。维伟思将更多地参与到急救技能的校园培训中去,助力师生应急能力提升,共同守护校园安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