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北京纷纷开始在公共场所安装AED。
演员高以翔在***秀节目录制中猝死的新闻,让许多人次知道了心源性猝死以及AED。
想要以快时间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就要用除颤仪进行除颤。通过给心脏施加一注脉冲电流,一声令下喝止心脏所有电流活动,结束当下异常的心律,然后等待心脏重启。
在***,这一措施很容易实施。实际情况是,很多心源性猝死,发生在***之外。
据统计,90%的心源性猝死发生在***以外的公共场所,如车站、购物商场、体育场、游乐场等。
这时候,有着“傻瓜除颤仪”之称的AED成了大多数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救命神器”,经过简单的培训,普通人也能借助AED抢救患者。
但这样的推广力度够吗?中国人到底需要多少台AED才能满足急救需求?装上AED之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每天都在996中度过的打工人不由得担心:万一哪天我倒下了,能及时用上AED吗?
2021年11月9日,杭州市发布《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未来3年内,杭州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增加3596台AED,保证每10万人拥有42台。杭州因此成为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 AED 配置、使用的城市。
广州也看到了曙光。就在今年11月份,南都周刊发现广州76处公共场所配置了AED,但仅40处AED设备正常可用。况且,这些设备很大部分还是由私人机构以及***配置的。12月11日,广州终于宣布,将于12月18日开始为100个地铁站以及交通枢纽车站配置AED。
生命只有一次,但是救命的黄金时间却稍纵即逝。
每一次生和死的周旋,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根据媒体的报道,早在2006年,AED就进入了国内。
13年来,我国各地在公共场所安装的自动体外除颤器总数达到2800台左右。
尽管如今数量在不断增加,可是仍存在严重不足。
除了数量之外,摆在人们面前还有两个棘手的问题:
不会用,不敢用。
AED的操作并不复杂,开机后就会有语音提示操作步骤,就像我们日常用的傻瓜相机一样。
当生命只剩240秒,你还能做什么
时间就是生命,一句几乎所有人都听过的格言,但时间承载的生命重量却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
据***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脏骤停等原因造成猝死的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出现心源性猝死。
我们为这些生命的逝去而悲伤。
在悲伤过后,她姐想要和大家进一步探讨的,是如何减少类似悲剧的上演。
当我们的亲朋和孩子倒下的时候,她的生命会不会因为别人的帮助而得以延续?
因为在那黄金般宝贵的240秒里,一个普通人能做的事,其实还有很多。
取来了校园内配备的AED机器。
老师经受过急救培训,能够使用AED机器。一切都还来得及。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