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设备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我国对于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的各项******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bu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建筑垃圾处理工艺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等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m2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t。若按此测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t。
河里清出的淤泥怎么处理?淤泥固化再利用
2018年,城区河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淤,河水开始变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道里的淤泥又在逐渐增加。近日,记者从刚召开的苏州城区河道生态清淤和淤泥固化专题研讨会上获悉,明年城区河道将开展新一轮的清淤,而且清出的淤泥将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处理,即固化后再利用。
据相关部门的监测显示,这近几年,即便是在实施自流活水工程的情况下,城区河道里的淤泥仍然以平均每年超过10厘米深的速度增加。在这种状态下,如不继续实施清淤,河道里的水质有可能会变差。
记者从水力部门召开的苏州城区河道生态清淤和淤泥固化专题研讨会上获悉,根据计划,明年将对城区河道进行新一轮清淤。考虑到城区部分河道相对狭小,大型清淤设备难以进入,干河清淤时可能会对沿河驳岸的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将根据综合情况,对清淤的方式进行调整,采取一河一策。
根据预测,明年需要清淤的城区河道总长约30公里,将会出现约10万立方米的淤泥。以往清淤时,淤泥一般会运送到郊外的河塘里,但是随着淤泥的大量增加,寻找合适的淤泥堆放点越来越难。为此,水力部门在这次专题研讨会上提出,将采取固化再利用的形式对清淤产生的淤泥进行处理。具体来说,首先是对淤泥进行干化处理,制作成泥饼,再送到砖瓦厂烧砖或制作地砖,也可以作为筑坝用土或是绿化用土等。
热处理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热交换,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150~540℃),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挥发或分离的过程,按温度可分成低温热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150~315℃)和高温热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315~540℃)。热处理修复技术适用于处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高沸点氯代化合物,不适用于处理土壤***、腐蚀性有机物、活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玻璃化修复技术是对土壤及其污染物进行1600~2000℃的高温处理,使有机物和一部分无机化合物,如、磷酸盐和碳酸盐等以挥发或热解的形式从土壤中去除的过程。许多因素对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包括:埋设的导体通路(管状、堆状):砾石含量超过20%;土壤加热引起的污染物向清洁土壤的迁移;物质的积累;土壤或污泥中可燃有机物的质量比例;固化的物质对今后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