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中,缓蚀阻垢剂的使用有一个良好的浓度范围,高出该范围,缓蚀阻垢的效果得不到提升,反而增加了处理费用;低于该范围,缓蚀阻垢的效果得不到保证,对冷换设备的长周期运行造成威胁。因而循环水中缓蚀阻垢剂浓度窄范围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循环水中缓蚀阻垢剂浓度窄范围控制的意义包括:
1、准确控制缓蚀阻垢剂浓度,从而控制循环水的腐蚀速度和粘附速率,以减少或避免生产装置冷换设备的介质泄漏事件;
2、如果能够zhun确控制缓蚀阻垢剂浓度范围,可以将目标控制在允许范围的下限,从而达到节约药剂的目的。从近三年的统计看,每年由于介质泄漏造成循环水成本增加在9万元以上;
3、实施准确控制后,缓蚀阻垢剂的浓度可以降低2mg/L,每年节约缓蚀阻垢剂费用2.36万元,占化纤循环水年消耗缓蚀阻垢剂费用的1.2%.
由此可看出,循环水中缓蚀阻垢剂浓度窄范围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缓蚀阻垢剂的应用广泛,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化学组成分类,按照构成缓蚀剂的物质是无机化合物还是有机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缓蚀剂和有机缓蚀剂。
2、根据所***的电极过程分类,按照缓蚀阻垢剂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是阳极反应还是阴极反应或两者兼而有之,缓蚀剂可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或混合型缓蚀剂。一般来说,阳极型缓蚀剂使金属的腐蚀电位Ec向正的方向移动,阴极型缓蚀剂使金属的腐蚀电位Ec向负的方向移动,而混合型缓蚀剂则对腐蚀电位Ec的影响较小,故腐蚀电位的移动很小或没有移动。如果没有阻垢剂的存在,垢的生长将服从晶体生长的一般规律,所形成的垢坚固地附着在热交换器表面上。
3、根据所生成保护膜的类型分类,按照缓蚀剂在保护金属过程中所形成的保护膜的类型,缓蚀阻垢剂可以分为钝化膜型缓蚀剂、沉淀膜型缓蚀剂和吸附膜型缓蚀剂。其中沉淀膜型缓蚀剂又分为水中离子型和金属离子型两种。
阻垢剂的反渗透系统是将原水经过精细过滤器、颗粒活性碳过滤器、压缩活性碳过滤器等,再通过泵加压,利用孔径为1/10000μm(相当于大肠杆1菌大小的1/6000,病毒1的1/300)的反渗透膜(RO膜),使较高浓度的水变为低浓度水,同时将工业污染物、***、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杂质全部隔离,从而达到饮用规定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标准,产出至清至纯的水,是***及时补充优良水份的良好选择。2、根据所***的电极过程分类,按照缓蚀阻垢剂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是阳极反应还是阴极反应或两者兼而有之,缓蚀剂可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或混合型缓蚀剂。
反渗透系统长时间连续运行时,水中钙镁等离子会不断析出并在反渗透膜表面附着,形成结垢堵塞膜孔,这样会影响反渗透系统的出水效率,损坏反渗透膜。由于反渗透膜比较昂贵,所以在系统运行中,要增加一段加药系统,在水中投加反渗透阻垢剂,延缓钙镁离子的析出和膜面结垢。可见,液珠上吸附的缓蚀阻垢剂离子越多,其带电量越大,防止液珠聚结能力也越大,乳状液体系就越稳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