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
齿轮加工方法与准则
1.磨齿:IT6~IT4→IT3, Ra:0.8~0.2μm 原理:成形法和展成法。
⑴成形法磨齿 IT6~IT5, Ra:0.8~0.4 μm,用成形砂轮磨削,生
齿轮传动
产率较高,加工精度较低,应用较少。
⑵展成法磨齿
锥面砂轮磨齿:砂轮截面齿形为假想齿条的齿形,工件向右滚动,利用砂轮右侧面磨削齿槽的右侧面,从根部 磨至顶部;而大压力角齿轮,虽然承载能力较高,但在传递转矩相同的情况下轴承的负荷增大,因此仅用于特殊情况。然后工件向左滚动,以砂轮左侧面磨削第l齿槽的左侧面,也从根部磨至 顶部,当第l齿槽两侧面全部磨削完毕时,砂轮自动退离工件,工件作分度转动,然后再向右滚动,磨削第2齿槽,这样反复循环,直至磨完全部轮齿。
2.研齿:
IT7~IT6, Ra:1.6~0.2μm 设备:研齿机。研具:精密的铸铁齿轮。研磨剂:磨粒:220#~240#,活性润滑油特点:与珩齿相同,只能降低表面粗糙度,不能提高齿形精度。
平行轴线研磨法:
1.过程:研磨轮与被研齿轮的轴线平行,研磨时被研齿轮带动研磨轮作无侧隙的自由啮合运动,被研齿轮还作轴向往复运动,研磨轮被轻微制动。经一段时间后,研磨轮 和被研磨轮作反向旋转,使齿的两个侧面被均匀研磨。
2.特点:由于齿面的滑动速度不均匀,研磨量也不均匀,在齿顶及齿根部分的滑动速度大,研磨量也大。
具有动轴线的齿轮传动
行星齿轮传动类型很多,不同类型的性能相差很大,根据工作条件合理地选择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是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行星架组成的普通行星传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摆线针轮传动和谐波传动等。行星齿轮传动一般是由平行轴齿轮组合而成,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输入轴和输出轴可在同一直线上。在齿轮加工中一共有多少等级在齿轮加工共有13个精度等级,用数字0~12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0级高,12级低。其应用愈来愈广泛。
我们通常所说的调质指的是淬火和高温回火的综合热处理工艺,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我们在调质大齿轮的时候容易产生心部***不良及淬裂的现象,调质大齿轮时有些问题我们需要格外注意。我们通常所说的调质指的是淬火和高温回火的综合热处理工艺,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
1.淬火时,加热温度依钢的成分而定,淬火介质则根据钢淬透性和钢件尺寸选择。钢淬火后内应力大,很脆,要进行回火,以便消除应力,增加韧性,调整强度。为了防止淬裂,我们应该采取减小淬火应力的措施。淬火介质尽量选用水淬。
2.对某些合金调质钢的高温回火,要注意防止出现回火脆性,以保证钢的使用性能。回火是使调质钢力学性能定型化的重要工序。各种钢力学性能随回火温度变化的曲线,又称为钢的回火曲线,可以作为选择回火温度的依据。对回火脆性min感的齿轮材质,回火时要油冷并且增加一次消除应力的回火。对回火脆性min感的齿轮材质,回火时要油冷并且增加一次消除应力的回火。
齿轮加工设计标准分类?
1、闭式齿轮传动
由实践得知,在闭式齿轮传动中,通常以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为主。但对于齿面硬度很高、齿芯强度又低的齿轮(如用20、20Cr钢经渗碳后淬火的齿轮)或材质较脆的齿轮,通常则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为主。斜齿轮轮齿的初始接触是一点,当齿进入更多的啮合时,它就变成线。如果两齿轮均为硬齿面且齿面硬度一样高时,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功率较大的传动,例如输入功率超过75kW的闭式齿轮传动,发热量大,易于导致润滑不良及轮齿胶合损伤等,为了控制温升,还应作散热能力计算。
2、开式齿轮传动
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按理应根据保证齿面抗磨损及齿根抗折断能力两准则进行计算,但如前所述,对齿面抗磨损能力的计算方法迄今尚不够完善,故对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仅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设计准则。为了延长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的寿命,可视具体需要而将所求得的模数适当增大。展成法磨齿可以采用蜗杆砂轮磨削,也可以采用锥形砂轮或碟形砂轮磨削。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