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院落,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房间,它叫堂屋。
堂屋,在整个院落中,好像朝堂中端坐的君王,处于中心位置,唯吾独尊。而其余的正房、卧房、厢房等房间,只能左右连接着堂屋,有序展开。那情形,俨然是群臣护卫君王。
为什么堂屋被护卫?因为,堂屋这一空间的功能,和其它房间不同,它不是住人的,而是住神明的。
既然是住神明的,是不是也像君王一样有宝座?有,当你走进院落,就可以看到堂屋的六扇大门,随手推开大门(当然,有的只有两扇或者没有大门),进入眼睛的便是堂屋正后壁上的神明宝座——神龛。神龛,那是院落主人特意辟出的一方空间,有的是长方形的凹陷型,有的是平面状。环顾堂屋,如果整个堂屋是墙报的话,神龛就是报头,显眼,郑重,庄严,肃穆。
然而在可喜的背后,还有很多老祠堂情况并不乐观。
在中国许多乡村,祠堂或已年久失修、或只剩下断墙残垣,或者已成遗址。而在大城市里,也很难再找到几个稍为正规的祠堂了,也很少有人会在家中设立祠堂供奉列祖列宗。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的生活世界里如果没有了亲身践行的"仪式",仅仅靠阐释或说教,那将是人云亦云、不接地气。
祠堂,是族人后裔祭奠、缅怀先贤的地方,是一个家族的纪念馆。家族有家风,民族才会有传统;民族有传统,***才会有国魂。
祠堂的功能
1、供奉神主,祭祀先祖
祠堂里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它像附着在墙上的小神殿,神主摆在阁中,前面用帷幕掩饰,后来有的用大长方形书桌,将神主摆设在桌上。
2、珍藏谱谍,撰修宗谱
宗谱是一种通过记传、论志、图表等形式,将宗族的血缘亲属、辈分、家规、家法等情况和谱系等记载下来,为本姓宗亲们掌握、遵照的特殊史籍。对一个家族来说,宗谱有教化、敬贤、理政、信史等功用。按照惯例,家谱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这个任务在祠堂里完成。
3、励学助教,激励后人
祠堂有助学育才功能,祠堂里,在族人所捐赠的公田中,有助学的作用。专门用作对本族子弟助学、奖学或开设义学、义塾之用,通过读书走上仕途,也是光耀门庭、荣宗耀宗,提高整个家族声望的大喜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