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鼎固建筑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建筑物的改造加固以及各种建筑物的纠偏和平移工程。
预应力加固钢结构技术
1传统的钢结构加固存在的问题:
焊接加固时,高温作用使焊接部位的***及性能劣化;而且焊缝必然存在缺陷,会产生新的裂纹;焊接结构内部存在残余应力,与其他作用结合可能导致开裂。焊接使结构形成连续的整体,裂缝一旦失稳扩展,就有可能一断到底,引发重大事故。
采用螺栓连接需要在损伤部位附近的母材上开孔,削弱了截面,形成新的应力集中区;普通螺栓在动载作用下易松动,高强螺栓易发生应力松弛现象,降低了结构的修补效果。粘钢加固技术是在钢结构表面用特1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依靠结构胶使之粘结成整体共同工作,以提高结构承载力。这些加固方法共同的缺点是使结构重量增加很多,钢板不易制作成各种复杂形状,运输和安装也不方便,且钢板易锈蚀,影响粘结强度,维护费用高。B、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或者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
2粘贴加固钢结构的特点:
粘贴加固钢结构是利用粘结剂将粘贴到钢结构损伤部位的表面,使一部分荷载通过粘结层传递到上,降低了结构损伤部位的应力。粘贴加固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1)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加固后基本不增加原结构的自重和原构件的尺寸;
(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1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3)柔性的复合材料对于任意封闭结构和形状复杂的被加固结构表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密封性好,减少了渗漏甚至腐蚀的隐患;
(4)简便易行、成本低、,在狭小空间亦可施工,特别适合现场修复;
(5)施工过程中无明火,适用于各种特殊环境。
3预应力加固的优点:
(1)加固工作可在不卸载、不停产的条件下进行;
(2)施加预应力可直接减小变形,迅速消除超逾应力和内力峰值;
(3)与非预应力方式相比,可消除应力滞后现象,充分利用的高强特性,提高加固效率。
(4)结合可靠锚固,可降低粘结界面的剥离应力,避免整体剥落,提高加固的可靠性;
(5)降低加固费用和使用成本。
钢结构加固补强法——焊接连接加固
1)焊缝连接的加固,可采用增加焊缝厚度、或增加长度的方法实现。
2)新增加固角焊缝的长度和焊脚尺寸或熔焊层的厚度,应由连接处结构加固前后设计受力改变的差值,并考虑原有连接实际可能的承载力计算确定。计算时应对焊缝的受力重新进行分析并考虑加固前后的焊缝共同工作、受力状态的改变以及第5)条和第6)条的规定。
3)负荷下用焊缝加固结构时,应尽量避免采用长度垂直于受力方向的横向焊缝,否则应采取专门的技术措施和施焊工艺,以确保结构施工时的安全。使用哪种方法,都应经过对施焊前后和过程中焊接连接强度的计算。
4)负荷下用增加非横向焊缝长度的方法加固焊缝连接时,原有焊缝中的应力不得超过该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加固处及其邻区段结构的1大初始名义应力σ0,max不得超过钢结构增大截面加固法工程一般规定中第4)条的规定。焊缝施焊时采用的焊条直径不大于4mm;焊接电流不超过220A;经鉴定需要加固的钢结构,根据损害范围一般分为局部加固和全1面加固。每焊道的焊脚尺寸不大于4mm;焊道温度冷却至100℃以下后,方可施焊下一焊道;对于长度小于200mm的焊缝增加长度时,首焊道应从原焊缝端点以外至少20mm处开始补焊,加固前后焊缝可考虑共同受力,按第6)条规定进行强度计算。施焊时的焊条直径、电流强度、每焊道焊脚尺寸及焊道施焊的时间间隔等均应给予限制,以避免金属过热及减少焊接残余应力。
钢结构加固可以是整体结构加固,也可以是制定的区段加固。
钢结构加固的时候主要的施工方法有:从原结构上拆下加固或者更新部件进行加固。加固的时候要根据用户的要求以及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在保证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由公司的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商量决定。
在施工的时候,如果需要拆下或者卸荷钢架构的时候,必须要使用合理的措施,明确传力,确保安全才能进行。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