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加工中心使用的刀库
卧式加工中心常见使用的刀库有伞型刀库、圆盘式刀库和链条式刀库,这三种类型的刀库是卧式加工中心常见使用的,其中使用多的就是圆盘式刀库和链条式刀库,伞型刀库使用在卧式加工中心上比较少。圆盘式刀库一般常见使用在小型卧式加工中心上,而链条式刀库常见使用在大型卧式加工中心。以上就是卧式加工中心常见使用的刀库,如还有什么疑问,欢迎致电山东国盛机床******,我们将为您竭诚服务。
卧式加工中心机械坐标的测量方法
卧式加工中心在加工零件时,由于零件加工部位的需要,通常要求工作台旋转任意角度。当工件坐标系原点与工作台旋转中心重合时,工作台的旋转不会给加工带来影响。但是由于工件坐标系原点的选择是根据零件结构特点、编程的 需要而确定的,通常被加工零件无法与工作台的旋转中心重合,工件坐标系原点的位置随着工作台的旋转,在机床坐标系中发生变化。因此,要重新设定工件坐标系原点。每一台卧式加工中心z轴主轴端面与B轴回转中心有个固定值,因为卧加B轴旋转时候,用宏程序换算坐标系时候需要用到这个值,下面是我得出的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
一个面的工件坐标系原点设定好之后,根据补偿值,人工计算其他面的工件坐标系原点并输入到相应的工件坐标系中,容易出错,且只能计算工作台旋转90度、180度、270度位置的工件坐标系原点,不能计算任意旋转角度的坐标系原点。该程序可根据初始工件坐标系原点设定值,实现工作台旋转任意角度的工件坐标系原点自动补偿计算,并设定新的工件坐标系原点,自动输入到相应的工件坐标系中,减少了工件坐标系设定时间和出错的概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准确性。
卧式加工中心立柱底座结构设计提率很有必
为解决卧式加工中心立柱装配的精度调节比较繁琐的问题,设计了底座结构,使立柱装配精度调节更方便,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了机床精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 作为工业基础设备的机床向着高速、高精密的方向发展,人们对机床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响机床精度的因素主要有零件加工精度、装配精度、环境温度及湿度等。本文通过设计新型立柱及底座结构,以达到提高立柱装配精度、简化生产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立柱和底座结构
本立柱下表面在左、右、后三边中点处,分别开100mm×170mm×30mm的键槽,槽的两个侧面为精加工面。
底座上表面对应立柱键槽位置, 同样开1 0 0 m m ×170mm×30mm的键槽A1、A2、A 3 , 槽的两个侧面为精加工面。底座上表面左、右边再开100mm×140mm×30mm的槽B1、B2、B3、B4,并在与立柱紧固的螺钉孔周围,加工出8个灌胶区域。
2. 装配与调节精度
(1)立柱与底座装配。在床身精度调节完毕之后,将底座与床身上的导轨滑块用螺钉联接起来,按工艺要求调好底座与床身基准导轨基准边的垂直度、平行度等。
将调节立柱扭转(B 轴方向)的楔块K3装入A1、A2、A3槽中,与底座用螺钉紧固牢靠。再将调节立柱倾仰的楔块T1、T2装入B1、B2、B3、B4槽中。后将密封条装入8处灌胶区外侧的沟槽中。
将立柱底面涂抹脱模剂,待脱模剂自然风干,表面没有金属裸1露1点后,将立柱吊装到底座上。立柱与底座位置初对准后,拧上安装螺钉并且初预紧,如图4所示。再将3组楔块K1、K2分别装入楔块K3两侧。
(灌胶
待主轴箱、工作台等机床主要功能部件安装完毕后,机床X、Y、Z三轴的精度调整完毕,达到《机床验收标准》,并得到客户认可后,进行灌胶。选用常见的环氧树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填料胶,其优点是强度高、耐高温和化学稳定性好。
灌胶时,工作人员将灌注工具拧入底座侧面的螺纹孔中,向孔内注胶。胶会沿着注胶孔向上的流动,将灌胶区域的空气排出。等立柱侧面的出气孔中有胶出现时,此时胶填满灌胶区域,如图5所示,停止灌胶。
依次将8个灌胶区作业完毕,按照灌胶说明书规定的时间等待胶的固化。固化后的胶与安装螺钉共同紧固了立柱与底座,这样立柱既保持了Y轴的各项精度,又承载了切削力及倾覆力矩,保证机床进行粗加工及精加工切削作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