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科技馆”要本着应用为先的理念,充分开发教育资源,大力拓展活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积极整合于各学科教学,让科技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大显身手;二是尽可能地做到馆藏设备免费开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的第二课堂。
“校园科技馆”的建设是否成功,关键在应用,要充分挖掘应用潜能,提高使用效率。从学校的实际考虑,要想固定时间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求在活动形式上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参观型的活动在大型科技馆中是一种普遍形式,但在“校园科技馆”中有明显的不足,首先是由于场地有限,不能同时容纳整班学生的参观活动,其次由于时间有限,设备有限,学生在以课时为单位的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有深入的认识,因此,“校园科技馆”的活动,以针对性和零散性为主要形式。
“在中国,科技馆的英文名称一般写作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但中文名称与英文词意‘科学技术博物馆’不完全是一码事。”朱幼文介绍,中国的科技馆实际相当于国外的科学中心类型的科技博物馆。这是在讨论中国的科技馆之前,首先要厘清的问题。
世界上科技博物馆主要分为四类:自然科学类科技博物馆、工程技术类科技博物馆、科学中心(Science Center)型科技博物馆、综合了上述两种或三种类型的综合型科技博物馆。这其中,科学中心诞生晚,基本上不收藏,以动态演示型和参与体验型展品为主,帮助观众在玩乐和亲手操作中理解科学。
国民科学素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在《世界科技报告》中指出:“发展中***与发达***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 所以,国民科学素质的高低,不仅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决定着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开始成为现实,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更加依赖于、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比人类历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知识的生产、学习和创造逐渐成为人类的活动。而科学素质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核心素质,成为现代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前提。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