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馆校结合的科技馆教育活动的模式
在以馆校资源开发设计为根本前提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借鉴国内技场馆“馆校结合”的科普教育活动,目前如下开展的几种科普活动形式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联系较为紧密。
组建科普团与学校一同举办各种主题的科普讲座
通过邀请相关门、机构及学校教师组建科普团,结合学校科普活动月的主题活动、***及省市的科普日、科普周及科技节等走进学校开展多种专题的科普讲座,达到传播科学知识、方法、精神的目的。
定期在科技馆上演的科普剧、科学小实验
在常设展厅设置表演舞台,将一些无法用展览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现象、原理和运用,以科普剧和小实验的形式,通过工作人员操作表演或观众直接参与的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示在青少年面前,使其身临其境地体验科学、感受科技、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中小学生参与度高的互动类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主要是指根据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结合常设展厅的展示内容,***策划的内容丰富、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进入相关展品展项科技知识的理解和探索过程。
![](https://img3.dns4.cn/pic/312029/p8/20200420174050_3265_zs_sy.jpg)
![](https://img3.dns4.cn/pic/312029/p8/20200420174055_5745_zs_sy.jpg)
![](https://img3.dns4.cn/pic/312029/p8/20200420174055_9645_zs_sy.jpg)
强化地方特色与品牌***
特色自然资源,地***候,传统产业及科技是的基础。参观者是科技馆传达的目标主体,展示设计中考虑问题的着眼点是观众,包括动线、氛围、视角等设计要素都要基于参观者生理、心理的需要。例如,科技馆可以结合特有的产业优势——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与企业合作,设计出公众乐于参与的特色展品。再例如,特有的饮食文化,也是科技馆突出的特色卖点之一。设计出充分考虑到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行为习惯的展品,不仅更加突出地区特色,更吸引其它地区对这种文化感兴趣的公众前来。
深厚的地区科学文化积淀,可以作为科学民俗的展示内容,也是***科技馆品牌的重要支点。
![](https://img3.dns4.cn/pic/312029/p8/20200420163752_5363_zs_sy.jpg)
一个***经济发展的程度,从根本上说,我认为不取决于历史的长短,古老文化遗产的多少;至关重要的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技展品的信息化设计成为科技展品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而这种提高终将集中反映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以及一个***(地区)一年国民经济总投入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比例。因此,各个***的***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这是科技馆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自然的或历史的博物馆,大多数是反映久远的过去,形式也比较僵化;而科技馆则恰恰相反,是着力于现代科学技术,同时也展示未来,是反映现实和未来的,因此,它的发展速度大于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也是必然的。
![](https://img3.dns4.cn/pic/312029/p2/20200420101050_1008_zs.jpg)
社会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水平,标志着一个***、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各国***、企业家、科学家和社会贤达,都在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形式,把自己***的、民族的科学技术成果,经济发展状况,介绍给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借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信心,炫耀***的富强和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对精神文明的向往和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层次也越来越高。所以一个科技馆是否能有特色,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展示艺术设计的创新至关重要。同时,还反映另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就是科学技术馆可以更多更广泛地吸引广大的青少年学习科学,爱好科学,陶冶情操,有利于社会空气的净化。许多***把科技博物馆都视为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视为现代教育构成的必要层次和国民义务教育的第二课堂。如西德的一些科技博物馆,其观众的主体是1-13年级的学生。许多学校把***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列入教学计划。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形象的展品学习科学,增强科学技术的潜化意识,启迪思想,开阔视野,提高科学素质,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以及让众多的科学家、发明家的科技成就和对人类的贡献,永远铭记在心中,永远受到人们的尊重。目前,科技博物馆也把接待学生配合学校教育视为自己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