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馆设计上要把握节奏性,从展品选择上要多样性,宜区分出核心、***、一般展项。在整个展馆的设计中要把握好节奏感,让观众在参观体验中有兴奋点,有高潮,但也不能处处都是兴奋点。展项的内容设计分为核心展项、***展项、一般展项,它们之间的比例搭配要合理,以1000平方米的展厅为例,每个展区包括核心展项一个、***展项3—4个、其余为一般展项。按照科技馆建设的惯例,每30—40平方米一个展项的标准,择优选择展项。一个展项可由多个展品或一个展品构成。按照以人为本、普及军事知识的设计理念,展品展项选择要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可以从军事装备研发、设计、生产、使用的各个环节,选择能体现相关展区军事装备技术的展项。例如,2014年北京科技周军博研发的潜艇外形动力试验是研究在相同动力的前提下,潜艇外形对潜艇运动速度的影响,它属于研发环节的项目、电脑或手动拼装飞机属于生产环节,模拟体验驾驶飞机属于使用环节。要把握好参与体验项目在装备研制各个环节中的比例。
![](https://img3.dns4.cn/pic/312029/p2/20200420101048_9305_zs.jpg)
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展品所体现的科学原理的融合是展项设计的关键。一个好的展项设计,需要科技加智慧,通过创意设计,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把一个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成生动、具体、形象的展项,从而实现科技与观者的体验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展示手段十分丰富,多点触摸技术、幻影成像技术、互动体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互动拍照技术等等已经在各个场馆中得到了应用,如何把这些***的展示技术与军事装备技术进行融合,是设计科技馆展项的关键所在。
![](https://img3.dns4.cn/pic/312029/p2/20200420101048_0233_zs.jpg)
科普教育的4大支柱
一是学校:学校教育强调基础学科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强调学科知识框架的形成和应用。
二是媒体:包括报纸、书籍、影视、网络等,其优势是趣味地表达科学的原理或综合应用,用图文或影视作为载体,演示和讲解综合性的新知识及其发展的历程,更注重科学思想的传播。
三是科技类博物馆:科技类博物馆不仅可以通过各种标本、实物、模型、互动体验设施、多媒体互动和演示设施来传播现代科技知识,而且十分强调个体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因此在倡导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上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
四是科普活动:包括科技周、科普日等各种科普活动。科普活动的目的通常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引发公众对当前科技热点的关注。
无论是学校、媒体、科技类博物馆还是科普活动,都不能互相替代,它们发挥各自在科学教育上的优势,又互相补充,形成了当前科普工作的4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