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往的工作是以物为中心,忽略了人这一主体。重视科技馆建设前期调研与策划工作,这也是遵循一般规律的体现,前期主要是基础性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一座比较现代化的科技馆,不仅表现在建筑、采光、空调、音响和技术装备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观众的关系上,让广大观众直接参加到科技馆的活动中,这是现代科技馆的主要标志。做好前期工作,对于后期建设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前期工作内容包括课题设立、思路、工作方法与程序、相关人员培训与教育活动等[3]。
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国技馆发展时间比较早,无论是理念和体系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在设计理念方面,国外主要是依据本地区需要与投入,科技教育场所数量众多,大小不等,居民受教育机会多,并且具有地方特色。空间功能可以相辅相成,土地资源在城市中非常宝贵,而对于建筑而言,做到室内室外、人文与生态兼顾具有一定难度。而工作人员代表着科技馆的形象与服务水平,需要有良好素质和***技能。
科技馆教育活动的概念
科技馆教育活动是指主要依托科技馆展览,整合社会相关资源,多层面***开展的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活动。本文讨论的科技馆教育活动主要指整合学校资源开展的与中小学校科学教育相衔接的教育活动。
科技馆馆校结合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科技馆在教育活动的设计方面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科学的特点,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轻松地体会、探究科学的奥妙和原理。
丰富和完善科普活动的开展
科学教育是科技馆的功能,也是树立品牌的活动内容。科技馆应该根据现有活动存在的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展示设计的创新是指在总体设计中需要大胆的想象,突破常规,这样才能有特色,但是胡思乱想。在现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机制,坚持“引进来”的同时,积极“走出去”,让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到高质量的活动中来,从而扩大科技馆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科技馆已经和很多中小学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把课本的抽象知识与展厅展品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情境化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科技馆应该总结取得良好效果的成功经验,继续强化“馆校结合”机制,扩大试点学校,把这种优势的教学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学校,形成汇集全市青少年的合作形式。除了加强中小学的合作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周边高校的和人力资源,开展与科研院校、师范院校的教育研究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例如,邀请业界对科学老师进行培训,科技馆工作者和高校教育共同研发课程,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针对科技馆缺乏对成年人关注的现状,真正发乎科技馆作为服务全社会的公益性***的作用,科技馆坚持“走出去”,主动把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送到社区居民的身边。建立与街道***、住宅小区的业主或者物业管理公司的合作,以开展流动性的展览、举办科普演出等形式走进公众生活。展品功能设计要妥当展品要易于使用,让观众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展品的操作方法。
营销是扩大科技馆品牌效应的重要手段
科技馆营销的独特性是其公益性所决定的,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展示内容和手段上的,竭力办好展览和展教活动,这是科技馆经营的根本目的。科技馆的发展也应该牢固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面向观众服务的市场意识和营销理念。针对目标公众进行细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关注公众的心理层次作为人性化设计的核心,即分析公众的心理诉求,公众走进科技馆想看到什么,喜欢的方式等等。策划一些公益性的科普活动,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公众在家门口感受科学的魅力。不仅获得公众认可,更提高科技馆的影响力。一般有图书馆、图片画廊、电影厅、小剧场,以及室外活动休息场地、苗圃、温室等。还可以借助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选择几家大众媒体为***,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及时有效的宣传科技馆活动,制造新闻热点,扩大科技馆的影响力;加强科技馆网站建设,增强互联网宣传力度,拓宽公众获得科技展览信息的渠道;另外与媒体合作策划相关活动的方式,拓宽科技馆与媒体渠道的合作方式。
科技馆的发展必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方可维持科技馆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